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陆磊5月23日在2021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虽然全球各经济体都采取了积极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政策,但总体来看这次疫情冲击的影响还远没有结束。疫情短期冲击正在慢慢消化,但其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层次影响,将会持续更长的时间。
陆磊表示,2020年的疫情全球大流行是当前金融运行和政策应对仍将面临的主要不确定因素。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新冠疫情冲击对全球和我国经济的冲击正在得到修复,但各国步调和政策并不同步。大体来看,可以观察到三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其中一个现象是,从各国货币政策面对的主要矛盾看,全球流动性保持充裕,通胀预期正在明显抬升。陆磊认为,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前后的三年左右时间,全球宏观经济学界和政策领域热议的一个问题是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全球影响及其挑战。当前看,流动性宽松维持多久及其对货币、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影响很可能是持久而深远的。
陆磊还在会上表示,展望“十四五”,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金融工作的主题主线。具体到未来五年的金融政策上,首先需要科学准确全面理解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标和路线图。根据中央部署,结合中长期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是“十四五”时期的金融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
“我们可以预期,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应对各种内外部风险挑战,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义。”陆磊说,一是着力提升我国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持宏观金融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持续优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
二是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能力,加大对构建国民经济关键环节的支持力度,深化金融区域改革推动金融业开放创新。
三是加快建立与金融强国地位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健康发展,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有序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开放。
四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构建及时高效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完善金融机构的微观治理和监管体系,维护公平高效透明的金融生态环境,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体系建设。
五是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和监管能力,积极稳妥发展金融科技,打造审慎包容的监管环境。
“上述五个方面,从资源配置能力、宏观调控能力、市场监管能力、自我发展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等各个侧面构成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标和路线图。”
陆磊表示,在具体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要把握两个着力点和优先次序。当前,服务我国总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需要,为补齐经济发展方式短板,发展绿色金融和建设有利于推动实体经济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是迫切需要长抓不懈的主攻方向。
“第一个着力点是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陆磊表示,2020年以来,金融部门通过金融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碳价格发现,逐步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政策激励、产品和市场体系、国际合作等绿色金融体系五大支柱建设。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等部门预计,中国碳领域投资规模估算约70-140万亿元,发展前景广阔而任重道远。
第二个着力点是着力完善支持创新的金融体系。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通过畅通科技型企业国内上市融资渠道,增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提升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功能,鼓励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更好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作用。
陆磊表示,2020年以来的金融政策实践再次证明,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运行的本质规律在于,科学的金融政策与高效的金融资源配置,是应对内外部经济金融变局、开创新发展格局并最终实现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无论是风里,还是在雨里,我都在这里守候着你~

请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 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