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新闻动态 detailed information

绿色金融 引领产业未来

如何打造韧性与可持续性兼顾的能源安全体系

>2022-12-15

编者按:2022年11月13日,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在线上举行。这是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自2015年成立以来举办的第八届年会。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震应主办之一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的邀请,出席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与“一带一路”论坛环节,并做了题为《“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合作:打造韧性与可持续性兼顾的能源安全体系》的演讲。

王震表示,实现能源系统的去碳化依赖高额的投资,仅靠传统的投资方式和政府补贴难以实现,需要结构性金融工具直达痛点,精准投资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降碳、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绿色金融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

能源转型不是简单的去碳化,还要实现安全稳定的能源供给渠道、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资源集中性没有化石能源显著,风光资源分布更加均匀。发展可再生能源可以提高能源自主性,能源安全是能源转型的推动力

中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一个能应对不确定性未来的能源安全体系需要韧性与可持续性兼顾,不仅能在冲击后快速恢复,同时也能保持不断增长。“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合作是打造韧性与可持续性兼顾的能源安全体系的重要抓手。

坚持战略思维,锚定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在疫情叠加地缘政治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受阻的今天,“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合作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立足“一带一路”,打造统一绿色标准,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

坚持辩证思维,客观认识化石能源地位。中长期内,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依赖化石能源实现经济发展。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油气投资、贸易、工程技术服务、物资装备出口和规则制定等全产业链合作上成就显著,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在“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合作中,要特别加强油气上游减碳合作,如电气化、控制泄漏、CCUS等领域,高度重视天然气合作,将相关活动纳入绿色金融合作范畴,持续推进“一带一路”油气资源绿色低碳开发。

坚持创新思维,不断推进能源转型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但电网覆盖率不高,人均用电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三分之一。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网互联互通,通过更大范围内电力调度,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间歇性问题。依托标准统一的基础建设项目,制定统一绿色标准。

坚持系统理念,探索构建新形势下的金融体系。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能源金融治理成为全球能源治理体系的代表性特征。在化石能源影响力下降,可再生能源重要性不断提升的新形势下,依托“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合作,积极探索构建锚定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全新金融体系。

025-58182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