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资产入表是会计制度的一小步,却是绿色低碳生态体系发展的一大步。”在6月17日举行的2025财新夏季峰会ESG专场,上海交大高级金融学院创院理事长屠光绍表示。
屠光绍认为,碳资产不仅丰富了企业的资产结构,使碳资产管理成为企业管理重要内容,对金融机构也非常重要。“绿色低碳是战略布局,政府管理很重要,但核心关键还是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碳交易市场是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基础,有了碳市场,必然催生碳资产生态。”
01
碳资产的双重属性与市场价值
碳资产具有独特的"政策-市场"双重属性。一方面,其价值来源于政府设定的碳排放总量控制;另一方面,通过市场交易形成的碳价格又反映了真实的减排成本。这种双重属性使得碳资产管理既需要遵循政策规范,又要掌握市场规律。当前全国碳市场年配额总量达45亿吨,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全球最大,为碳资产价值发现提供了坚实基础。
02
碳资产管理体系的三大核心功能
完善的碳资产管理体系应具备三大核心功能:首先是合规保障功能,确保企业按时完成碳排放监测、报告与核查(MRV)以及配额清缴;其次是价值创造功能,通过碳资产优化配置、减排项目开发、市场交易等实现资产增值;最后是战略支撑功能,将碳成本纳入投资决策,引导企业低碳转型。国际石油公司的实践表明,bp通过全球碳排放交易系统每年可降低数千万美元合规成本,同时创造可观交易收益。
03
数字化赋能碳资产管理升级
数字化转型是提升碳资产管理效能的关键。壳牌的CarbonView系统可实现全球500多个设施的实时排放监测,数据误差率控制在1%以内。国内领先企业如中国华能开发的"碳e管"平台,集成MRV全流程管理,使碳排放数据质量显著提升。未来碳资产管理平台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AI预测碳价走势、优化交易策略,区块链技术则能确保碳资产权属清晰、可追溯。
04
金融机构参与完善碳金融生态
金融机构在碳资产管理生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碳质押融资、碳回购、碳期货等金融产品创新,能够帮助企业盘活碳资产、管理价格风险。2024年,全国首单碳配额质押贷款规模已突破10亿元。随着碳市场流动性增强,碳资产的金融属性将进一步凸显。
05
展望:构建市场化碳管理生态
随着全国碳市场扩容至建材、有色等行业,碳资产管理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节能协会现组织开展《碳资产管理体系建设指南》编制,将从制度规范、组织架构、业务流程、技术支撑等维度提供系统指导。该指南的出台,将有助于形成统一规范的碳资产管理标准,降低企业合规成本,提升市场运行效率,最终推动构建政府监管、市场驱动、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碳管理生态体系。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碳资产管理体系建设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举措,更是企业培育绿色竞争力的战略选择。通过完善制度规范、强化数字赋能、创新金融工具、深化产业协同,中国的碳资产管理实践将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更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