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新闻 detailed information

绿色金融 引领产业未来

双循环与区域开放 | 习近平:将赋予浦东新区改革开放新的重大任务

>2020-11-16

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11月12日上午在上海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努力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彰显“四个自信”的实践范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

 

浦东开发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最鲜活的现实明证

习近平表示,30年披荆斩棘,30载雨雪风霜。经过30年发展,浦东已经从过去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变成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可谓是沧桑巨变。浦东开发开放30年取得的显著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供了最鲜活的现实明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

得益于开发开放,30年间,浦东多项数据实现了数百倍的增长。从国内生产总值(GDP)来看,2019年浦东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734亿元,是1990年(60.24亿元)的211倍;财政总收入达到4316亿元,是1993年(11.15亿元)的387倍。目前,浦东新区人均GDP达到22.9万元,折合3.32万美元,达到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

浦东以全国1/8000的面积创造了1/80的GDP、1/15的货物进出口总额。目前,浦东海港通航全球600多个港口,支撑上海港连续十年成为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浦东国际机场与境外4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132个国际通航点,货邮吞吐量连续十二年全球第三,口岸出入境人员数量连续十七年全国第一。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理事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顾问王战认为,浦东“模式”是双向开放、是系统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是政府管理制度改革和企业改革并举的改革集成。这是一条可持续可复制的高质量发展制度。自然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最鲜活的现实证明”。

“对浦东提出的新任务,是中国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功能定位。浦东的价值在于更加凸显面向全球的功能,在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先行先试,成为领跑者。”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周振华说。

中央将赋予浦东新区改革开放新的重大任务

习近平表示,党中央正在研究制定《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将赋予浦东新区改革开放新的重大任务。浦东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努力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彰显“四个自信”的实践范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认为,中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转变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期,浦东要秉持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创新即要做出前人没有做过的新成绩;协调即要和长三角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绿色即要把生态保护作为重中之重,使生态环境更加美好成为重要的城市坚守;开放即要体现高水平,全方位,不断开放、接续开放;共享即要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贯彻到底,建设的成果与人民共享。因此,示范引领是一个组合词,上海和深圳不分伯仲、不分彼此,共同承担、继续承担将中国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任务。

“上海需要在制度型开放方面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当中,发挥龙头作用和榜样示范作用,联手长三角其他城市共同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更好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改革开放新高地。”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说。

浦东新使命要放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考量

“十四五”时期,中国还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其中,浦东显然需要担当起新的使命。

习近平强调,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是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30年。新征程上,我们要把浦东新的历史方位和使命,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中加以谋划,放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予以考量和谋划,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9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韩正主持召开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强调,长三角地区要充分发挥经济基础好、市场空间大、产业链供应链完备、对外开放程度高的优势,率先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开放,支持浦东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创造经验,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殷德生表示,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0年来,定位一直就是瞄准世界的最前沿,不仅仅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金融等等这些领域,还包括科技创新这一块,这一直是历史使命,在全球最先进产业的布局方面,浦东实际上是一直紧紧瞄准国际前沿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而包括这些产业在内,浦东正把六大硬核产业作为未来主攻的方向,并且已经取得进展。

浦东要成为“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习近平表示,浦东要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更好发挥龙头辐射作用。要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机构体系、基础设施体系,支持浦东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跨境贸易结算和海外融资服务,建设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更好服务和引领实体经济发展。要发展更高能级的总部经济,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要枢纽。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盛朝迅认为,要发挥浦东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高能级科技创新策源和高站位衔接国内国际大循环等方面的优势,加快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国际要素资源配置平台载体,着力增强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努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枢纽。

殷德生表示,要将浦东打造成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对内,需要以科技创新增强其撬动国内大市场的能力。对外,则需要对标最高标准,推动制度性开放,做好战略链接。

对于浦东未来发展,习近平指出,要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为确保全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多作新贡献。要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创新经济论坛秘书长兼交流部副部长袁幽薇赞叹:“中国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向世界发出了最为响亮的‘中国声音’:为了中国和世界的未来,中国正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坚定地进一步改革开放。”

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战略研究二室主任刘保奎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是推动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动员令,也是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集结号,“只要我们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就一定能在新征程创造新奇迹”。

本文编辑:王哗君

转自:清华金融评论

025-58182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