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4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委共同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医发【2020】19号,下称“意见”)中强调,要坚持人力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始终将院前医疗急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体系发展的关键环节,提高院前医疗急救质量与效率;坚持软硬结合、全面提升的原则,加强院前医疗急救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对医疗急救服务满意度。院前医疗急救(简称院前急救)事业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前医疗急救体系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主要内容,在医疗急救、重大活动保障、突发公共事件紧急救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完善包括金融扶持在内的若干配套措施。
一、我国院前急救体系的范畴界定
我国院前急救体系的实践由来已久。在经济较发达地区,我国已形成良好的急救系统,当前全国范围内标准化的急救系统建设也已提上日程。我国在院前急救体系构建中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经验,主要表现在我国院前急救设备、技术、观念、服务、收费的统一。现从院前急救体系的功能定位和国际比较分析如下。
(一)中国院前急救服务的学术界定
院前急救指的是在疾病或灾难发展发生的现场进行的医疗救治活动。一般指的都是在城市内,由120进行的现场救治和转运。但是也应该包括在灾难或地震现场,或者大型事故现场,战场进行的第一时间的治疗和转运行为。院前急救的特点是:在现场难于准确的判断病因的情况下,确定现场安全,检伤分类,及时呼叫援助。以稳定生命体征为主要治疗阶段目标,针对病因做有效的干预。院前急救的五大基本的技术为:止血,包扎,固定,搬运,通气。院前遇到的情况非常的复杂,给医生带来了巨大挑战,医生不仅需要掌握非常庞杂的医疗知识,也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技能和体力精力。对于院前来说,不仅要学会规范的治疗,也必须学会就地取材,随机应变。
(二)中国院前急救体系的政策界定
《意见》主要包括六个部分,旨在进一步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院前医疗急救的需求。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一是明确《意见》的指导思想,二是强调《意见》的基本原则,三是提出《意见》的主要目标;第二部分是加强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建设;第三部分是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第四部分是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第五部分是加强政策保障;第六部分是组织实施。
(三)中国院前急救与国外院前急救的异同
国内院前急救水平和国外发达国家是有一定差距的。在院前急救体系中,中国院前急救模式研究围绕急救调度指挥中心组织形式展开,与急救站组成一个机构的是院前急救型;单独成立则为指挥型;急救调度和现场急救都交由一个医院来承担则为依托医院型;如果与警察、消防合并则为三警统一型 ,其核心问题是怎样建设及建设的主体问题。政府为主导、投入大,多半属于独立型;个别城市,特别是县市一级,政府零投人,多半建设依托医院型;还有的城市政府投入相对不足的,只能因地制宜选择建设指挥型。而发达国家与地区院前急救模式中侧重点则是急救人员资质问题,英美模式仅有医疗技术员和医疗辅助人员;法德模式不仅有医疗技术员和医疗辅助人员,还有急救医师、麻醉医师参与,却少有研究急救调度指挥中心组织形式。中国处于经济发展时期,经费投入问题没有很好解决,而发达国家与地区,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经费投入通过税收 、捐赠等不同形式得到保障,并通过法律的形式得以固化与强化。
二、我国院前急救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
我国仍处在发展中国家行列,受到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我国当前对于急救系统的建设关注度不足。在近年来的医改文件中,曾多次提出应当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建设,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院前急救行业的发展受重视程度不高。作为基础公共卫生服务的急救行业在整个医疗体系及价值环节中作用并不突出,直接导致其在医疗改革中的地位边缘化。院前急救体系不完善,缺少政策关注,急救行业的发展缺少顶层规划。急救行业除了立法文件之外,再无顶层设计类规划出台,急救行业发展现状如何,该往哪里去,急救体系如何建设,指挥网络系统的科技支持等方面都没有明确方向。缺少发展规划则可能引起整个地区急救事业的发展无序和资源浪费。具体说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地域发展不均衡
在急救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受到当地经济发展的限制,在经济发达地区,在急救过程中,交通、制度等方面制度和建设更加完善,因此急救工作更加快捷有效。而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地广人稀,平均经济能力偏低,经济和思想都限制了急救系统的建设,因此造成在基层和偏远地区,急救系统的效率低下。首先是地理位置影响出诊速度,出诊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受交通状况。其次是人员素质人员培训,随车人员对医疗器具和设备的掌握情况,各地存在一定差距。最后,政府投资力度不统一,发达地区政府加大对院前急救的投资,提高急救水平,在其他地区,政府主要保证的是院前急救的流畅性,集中于提高救护车运行效率,更多的从事的是“搬运工”的角色。
(二)应急预案准备不足
急救科面临的就是救急病,紧急事故出现时救命,院前急救更是需要的面临各种突发状况的应急预案。在当前的急救过程中,一些突发状况无法及时应对,突发事故时,配合度不够。在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应急演练不够,人员的反应速度,团队的合作意识有待提高。由于急救科的特殊性,其面临各种病情的病人,因此需要更加全面的科室中医生和护士的配合。在实际院前急救过程中,与其他科室医生配合度不够,院前急救局限于急救科。
(三)人才储备不足
急救人才的短缺体现在“招不来和留不住”。急救行业对于人才要求比较特殊,院前医护人员需要具备内、外、妇、儿、骨科的相关知识,但深度又无法和院内技术相比,加上没有建立独立的职称评定体系,院前医护人员的职业发展成为最大瓶颈。加上工作强度大、院前环境恶劣、薪酬待遇偏低、职业生涯短等诸多因素造成行业缺乏吸引力,急救队伍的招聘一直是老大难问题。
(四)资金扶持不够
急救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需要交通工具,医疗器械等方面的资金支持,但目前在许多医院中,急诊科是属于医院下设科室,无法人独立资质,财务由医院统一管理,物资由医院统一调配。急诊科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需要更多资金,与医院总体把控,需要均衡各科室之间的资金使用,两者之间是矛盾关系。由此造成急救服务网络基本形同虚设,或者质量较差,急救效率低下。急诊科财务由医院统一调配,但其特殊性质需求的资金量大,在急救网络的建设上,需要指挥调度系统的建设,人力物力面临紧缺;物资使用和调配上,需要更多独立使用和派发的权利,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和保障。
三、我国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我国院前急救服务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院前急救体系逐步完善。但是当前我国院前急救体系还不能满足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人民群众的医疗急救需求。相比其他医疗机构的建设,急救系统发展较为缓慢。在当下的医疗系统中,院前急救机构依然面临着地区发展不均衡、缺少政策关注、人才缺失等问题。为此,提出如下建议,以推进院前急救系统的发展,在未来的医疗系统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一是强化急救的公共服务属性,确保财政资金扶持足额到位。在我国的医疗建设文件中,对于基层医疗设施建设和急救系统建设都有涉及,并有明确的资金拨付措施,但在具体的实施中缺乏应由的监督和明细的管理规则,导致院前急救体系的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必须明确和规范院前急救体系资金的责、权利和发展方向等问题。与此同时,建议促进急救科获得独立法人资质,从由医院统一调配转变为直属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二是重视金融扶持,增强融资活力。保证急救科的正常运转,需要资金较多,仅靠财政拨付是不够的,必须高度重视金融扶持,使之能够随机应变,促进急救效率的提高。随着人们对于急救意识的提高,急救科面临较好的融资机遇,急救事业吸引融资后,也可回馈于社会。同时大力探索扶持院前急救体系的风险保障类金融工具,特别是发挥保险业的风险管理和赔付的职能,对于急救事业进行大幅度的金融扶持探索。
三是编制发展规划,强化战略引领。各地方急救机构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促使其在完善自身管理职能的同时,重新梳理新形势下政府和社会对急救服务的需求,强化战略引领作用,让组织更好的完成使命,让员工看得见未来;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全国院前医疗急救工作信息管理系统,提高院前医疗急救信息化水平。
四是走社区化道路,建设急救网络。社区化是急救道路发展的必然趋势,社区是群众生活的中心,建立社区急救系统有利于开展急救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同时,在社区急救中心配备安排经过专业化培训的急救医务人员,可有效配合急救中心的工作,在救护车到来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病人的生命提供更多可能性。在社区急救系统基础上,围绕总急救中心设立卫星式服务网络,形成覆盖率高、反应迅速的急救网,减少区域性差异,促进我国急救系统的均衡发展。
作者:
茹 倩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科研助理,健康金融课题组成员,云南大学会计专业硕士生
研究指导:
任国征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健康金融实验室(数据库)主任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