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学、嘉宾: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20年的年会。在研究院建院四周年之际,我代表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对中财大绿金院的不断发展壮大表示热烈祝贺,也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谢。
今年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全球疫情的蔓延对经济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得到众多启示。气候变化问题被认为是本世纪全球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它会在更长时间、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内影响着生态环境和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在疫情期间,虽然线下活动的开展面临重重阻碍,但是众多气候变化会议改在线上进行。在过去的几个月,生态环境部参加了70多场线上气候变化相关会议,其中很多是部长级会议,体现了即使在疫情期间,各界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深切关注。参会各方积极考虑在疫情环境下如何在气候变化领域推动绿色复苏,积极讨论如何以发展的角度更长期地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做出了重大宣誓,表明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该宣誓具有深远的国内外影响,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高度赞誉。国际社会认为,该宣誓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自2015年以来最显著的一大进程,体现了中国大国担当。中国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主动承担义务,为全球气候变化做出我们最大的努力和贡献。其国内影响也异常深远,明确了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可以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致力于遏制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快速增长。目前这个工作已取得积极进展,中国二氧化碳快速增长的局面得到了有效遏制。而后续两个阶段则在习主席的宣誓后得到明确,即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峰,以及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两个阶段。
提出新的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要决策和战略安排,时间上衔接了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两步走的战略安排。2035年和2050年左右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不仅仅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要求,也是对我国在下一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明确的要求。作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主管部门,生态环境部也将积极落实目标和愿景,并形成倒逼机制。中国政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从国内角度来讲,中国政府的政治决心就是要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实施国家战略变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一个倒逼机制。倒逼机制将明确转变为我国经济结构和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业态创新发展、政治改革创新、绿色低碳、经济循环的新动力和新机遇。
在中国开展气候变化工作与其他国家,特别是欧盟国家具有较大的差异。社会公众和各级领导干部对气候变化的总体意识较为薄弱,这与中国当下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也受当前经济社会环境以及所面临各种问题影响。在此,我希望利用本次机会对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进行介绍,而这些工作也是跟中国的金融系统、金融机构有着紧密联系。
围绕落实习总书记的重大宣誓,我们下一步要开展一系列的工作。其一,在“十四五”期间对标新的达峰目标,研究提出更有力度的约束性指标,制定科学合理的落实方案,强化相关的监督检查,把碳强度目标作为我们倒逼机制的重要抓手。在这样的工作中,对煤炭消费的控制是重中之重。“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部、发改委、能源局和其他各部门会发挥重要作用,各个部门共同推进,提出落实对煤炭消费控制的相关举措。
其二,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该计划不同于常规的五年规划,也不同于环境污染领域三年攻坚战等短期规划,它将跨越“十四五”、“十五五”持续实施。该工作计划的研究提出具有相当的挑战性,需要各个部门、行业和地方的共同参与。特别是相关部门要形成政策合力,将国家目标向地方与行业分解,并由地方和行业具体来落实,压实地方和部门的实施责任。未来将提出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并加大监督检查考核力度。
其三,加快推进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该项建设早在国家发改委的工作时期已经启动,是重大的政策制度创新。经过了多年努力,吸收了各省市试点经验,也充分学习了国际经验。与欧盟等碳排放交易市场相比,中国碳市场的建设背景有明显差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碳排放还处于上升阶段。我们始终把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工具,通过市场形成价格,为金融机构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投资创造更好的条件。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将以发电行业作为突破口,率先启动,并于“十四五”期间加快推动向其他行业的拓展,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降低全社会的减排成本。
其四,适应气候变化相关工作。编制和实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加强各领域、区域重大国家战略适应气候变化的系统设计和部署,进一步加强气候风险的研究和评估,提升气候风险管理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其五,在国际合作方面。我们要继续高举多边主义的旗帜,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推动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谈判,继续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的参与,需要在产业、能源、财税、金融、价格、投资、技术等各方面形成政策合力。生态环境部会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小组领导下,发挥协调作用。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全局性、综合性、长期性的特点。对此金融系统和金融机构应当关注几个重点。一是责任,对于中国提出的目标,金融系统、金融机构责无旁贷,要主动适应政策方向,做相应的研究、调整和出台相关制度政策标准,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二是风险,气候变化是金融系统风险防控的重点领域。最近阶段,金融系统相关主管部门和研究人员对该问题也产生了深刻的认识。我们应当主动顺应国家政策方向做出调整,以更好地应对此类风险,若是按照旧的思路采取金融行为,可能将大大增加未来面对损失的概率。三是机遇,国家提出的新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将创造大量的环境友好投资机会。基于这样的投资机会,金融机构的发展将面临良好的机遇。新的技术、新的产业、新的项目,以及未来的碳排放达峰行动,这些重点项目都构成了金融机构的新机会。
过去一段时间内,生态环境部会同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成立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我本人也担任主任委员,举办了首届气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开展了线上全球征文,以及政策研究、能力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对此,非常感谢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及王院长做出的很多贡献。气候投融资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这个概念是希望让大家明白我们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在中国整个社会氛围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比较薄弱的情况下,鲜明地提出这一概念,有助于提升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这种意识的提高也会更好地推动我国所提出目标和愿景的实现。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作为专业智库,在相关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基础,我们祝福研究院更好的发展,也希望研究院对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理论、政策等研究做出更多的贡献,最后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