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南平恒久的底色;生态,是南平不变的优势。
“生态兴文明兴,生态衰文明衰。”生态文明理念,已成为南平市的行动纲领。“十三五”以来,是南平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接续奋斗的几年,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亮点频出。
时间回到2016年8月,在闽北光泽,一项改革悄然拉开序幕: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评价,不仅要算“经济账”,还要算“生态账”;离任审计,要审“钱”,还要审“绿”。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简单来讲就是一个领导在一个地方任职以后,还要接受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就是指他把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搞得好不好,资源开发利用得好不好。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作为一项处于试点阶段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没有成熟的模式可学可用,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南平市审计局负责人坦言,“表面上看,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单一性质的工作,而事实上这却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
在生态审计试点过程中,为确保生态审计事项、流程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审计结果的科学性、权威性等,南平市审计局开展“千百十工程”,打破市县审计机关以及业务科室界限,集中全市审计机关业务骨干,采取“行业审计”的组合模式,组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队伍,并建立“审计组+课题组”机制,培养专业审计能手,促进审计难点的解决。
与此同时,南平市审计局坚持党建引领,建立了“审计组+临时党支部”制度,实现了党建与审计业务的深度融合,发挥了“党员突击队”的作用。
经过不断尝试、摸索、创新、完善,南平市总结出了乡镇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五围绕五突出”方法,并在全省推广实施;省内外的审计部门到南平学习交流,南平市审计局受邀参与《全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重点事项操作指引》编写,13篇实践成果在《中国审计》《审计文摘》等全国性刊物上刊发推广;组织开展的光泽县试点被审计署列为改革“抓得好、抓得实、抓出成效”的全国县级典型之一。
2018年起,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由试点阶段进入全面推开阶段,标志着这项全新的、经常性的审计制度正式建立。南平市也进一步深化拓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将审计对象拓展至国土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部门。当年10月,国家审计署在北京举办全国审计机关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讨会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助力绿色发展”高端论坛,南平生态审计工作在会上受到表彰。
“以往离任审计集中于经济审计,很少涉及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内容。现在,国家明确提出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并写入审计部门的工作职责中,形成自上而下的压力,把追求更好的生态环境写入每位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中,督促他们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南平市审计局负责人介绍,南平市制定出台了《南平市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施意见(试行)》等,将问效、问绩、问责贯穿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始终,凭绿水青山“颜值”给领导干部打分。
2019年5月,南平数字化审计助力绿色发展项目参加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成果展览会;7月,应外交部和福建省政府向全球推介福建活动需要,福建电视台以“牢记习总书记重托、奋力谱写新福建建设新篇章”为题在《福建卫视新闻》报道南平生态审计成效;9月至10月,受国家审计署邀请,南平市三次派员为全国审计机关介绍生态审计“南平做法”;11月,福建省委改革办《福建改革财经情况(经验交流版)》专题刊发了南平市创新生态审计“六大体系”,助力绿色发展的经验做法。
2020年,南平市审计局的生态审计成绩依然亮眼: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项目16个;构建生态审计“六大体系”助力绿色发展案例入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的《改革内参》;数字化生态审计案例入选国家审计署《资源环境大数据审计案例选编》;国家审计署宣传中心采访拍摄南平生态审计助力绿色发展案例;《自然资源可视化平台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的应用》案例被审计署表彰为审计工作中创新应用优秀案例一等奖……
在全市审计部门为闽北绿色发展护航的同时,南平先后被列入国家低碳城市、智慧城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田园综合体国家级示范点,绿色发展优势更加凸显。
武夷山下,闽江河畔,山是绿的,水是清的,天空是蓝的,空气是甜的。沿着绿色发展的道路,南平正致力打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共同体。(卢国华)
来源: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