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绿色金融配套政策立足“励”。广东银保监局围绕地方政府出台的“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制造强省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及时出台银行业保险业相关支持实施意见,并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其中。2018年,广东银保监局印发《关于广东银行业加快发展绿色金融的实施意见》,提出六大方面具体措施,创新提出绿色信贷“一增三控”目标(“一增”即绿色信贷增速不低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三控”即控制绿色信贷不良率,严控“两高一剩”贷款和环境、安全生产违法违规企业贷款),推动金融与产业协同发展。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支持省市区出台十余份发展绿色金融相关政策文件,包括推动出台人才、财政资金支持等保障措施,为绿色金融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试验区获批2年多以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奖励推动绿色发展成效明显的企业和金融机构1200余家次,绿色发展奖励超过1.1亿元,同时对参加绿色保险的企业按其保费的30%给予补贴,每年最高补助10万元。
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立足“专”。一是组织架构“专”。目前,辖内共有绿色分行5家、绿色支行1家、绿色金融创新中心1家、绿色金融科技实验室1家、绿色保险产品创新实验室1家,7家机构设立了绿色金融(事业)部或绿色信托部,有力实现绿色金融专业化经营,持续提升绿色专业服务能力。二是体制机制“专”。制度方面,多家银行机构建立了绿色信贷经营制度,规范绿色信贷的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标准。资源配置方面,从额度、定价、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例如,东莞银行将财务资源向绿色金融业务倾斜,累计为21户、335笔贷款业务实行营业收益补贴,补贴金额达5508.31万元;广州农商银行给予绿色信贷业务75%的经济资本分配权重。审批效率方面,多家银行机构建立了绿色项目优先办结制度,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大幅提高绿色信贷审批效率。考核评价方面,部分银行机构探索在分支机构绩效方案中设置绿色信贷考核指标,以考核促发展。
绿色金融产品立足“新”。一是创新“轻资产”绿色金融产品。辖内银行机构基于绿色项目缺乏抵押物等特点,围绕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污水处理收费权、特许经营权、生态公益林补偿收益权等创新融资产品,满足绿色发展的融资需求。二是落地碳排放权抵质押贷款。广东银保监局支持广州市有关部门出台试验区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实施方案,培育碳交易市场平台。截至目前,辖内多家银行机构落地碳排放权抵质押贷款,累计向9家企业发放贷款6735.62万元,其中建设银行花都分行为南方航空公司发放了全国上市企业首单碳排放权抵质押贷款60万元。三是推广绿色保险产品。创新试点“绿色产品食安心责任保险”“绿色农保+”“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心追溯保险”“蔬菜降雨气象指数保险”“药品置换责任保险”等新型绿色保险产品。其中,人保财险在广州花都区落地全国首单“创新型药品置换责任保险”,目前全区已有83家药店为超过2.6万人次居民提供药品置换服务。
绿色融资渠道立足“广”。辖内银行机构采取发行绿色债券、发行基金、绿色资产证券化、引入海外分行、与融资租赁公司合作等方式,拓宽绿色企业融资渠道。绿色债券方面,为拓宽法人机构负债渠道来源,截至目前,广东银保监局共批复辖内7家法人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券288亿元,已发行178亿元用于全面支持节能、污染治理、清洁能源等六大领域。兴业银行广州分行协助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发行30亿元绿色资产支持票据,是市场首单“三绿”(集绿色发行主体、绿色资金用途、绿色基础资产于一体)资产支持票据项目。绿色资产证券化方面,中国民生银行落地广东省和深交所首单3亿元的PPP-ABS项目,为PPP项目对接资本市场二次融资起到良好示范效应。绿色基金方面,广东银保监局推动绿色基金创新,鼓励银行保险机构通过多种途径募集资金投向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等产业领域。其中,中保投基金累计投资200亿元设立广业中保投绿色产业基金,用于粤东西北地区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粤东西北地区城乡人居环境。
助力加快绿色交通网络建设。广东银保监局指导辖内银行机构发挥绿色交通信贷主力军作用,持续加大对航空、高铁、地铁、城市轨道、高快速路网、港口等绿色交通的信贷支持力度,提升区域基础设施均衡通达程度,加快形成“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截至2020年6月末,辖内主要银行机构绿色交通及运输项目贷款余额2275.73亿元,占绿色信贷余额的34.46%。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通过银团贷款支持包括广州地铁二十二号线工程、广州至汕尾铁路等在内的13个绿色交通重点项目,承贷份额超230亿元。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向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发放信用贷款3.2亿元,大力支持城际铁路旅客运输等绿色交通建设。
大力支持新能源交通发展。配套支持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截至目前,辖内主要银行新能源汽车贷款余额47.84亿元。其中,广汽汇理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建立了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贷款的专项统计制度、业务流程、产品设计及风控政策,截至2020年6月末,广汽汇理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向个人发放的新能源汽车贷款余额5.75亿元,向经销商发放的新能源汽车贷款余额6.41亿元。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推出“绿色租融保”产品,引入境外低成本资金,为广州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置换3138辆新能源公交车提供了20亿元融资支持。
努力实现生态振兴发展。大力支持绿色农业发展,截至目前,辖内银行机构绿色农业开发项目贷款余额39.69亿元,同比增长41.79%;推出林业供应链贷款项目,由核心企业成立风险补偿保证金专户,解决上游农户及下游木材加工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有效推动了林业产业发展。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圈建设,辖内银行机构向北部生态发展区医药产业发放贷款余额超21亿元,重点投向产业园建设、南药种植、化学原料药和制剂生产等领域。辖内保险公司大力发展针对医药企业的企业财产险和医药种植保险业务,增强医药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广东华兴银行、农发行揭阳分行、建设银行汕头分行分别通过实行信贷风险补偿资产贷款机制、采用PPP模式下的DBFOT方式、研发“绿色产业园金融生态圈”创新产品等,助力练江流域综合整治。
助力美丽乡村战略。广东银保监局引导辖内银行机构通过发展绿色金融,助力全省农村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防治,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截至2020年6月末,辖内自然保护、生态修复及灾害防控项目,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项目贷款分别同比增长28.08%、42.71%。指导辖内银行机构推进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方案,例如,东莞银行推出了“休闲旅游贷”“美丽乡村建设贷”“环保治理工程贷”等系列产品,全方位支持新农村建设及环境治理。
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广东银保监局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加强对传统产业绿色改造的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建立经济结构调整与金融运行良性互动的格局。截至目前,辖内主要银行机构投向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项目的贷款余额为941.46亿元。例如,兴业银行广州分行为广州越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全国造纸行业首支绿色债券,用于支持广州造纸集团有限公司绿色环保项目。广州农商银行花都支行向广东世腾环保包装科技有限公司发放了5000万元技术升级改造贷款,助力企业采用先进的水性油墨印刷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完成了从高污染企业向广东高新技术企业的绿色化升级改造。
助力绿色抗疫行动。疫情发生以来,辖内金融机构积极承担抗疫的社会责任,开辟绿色通道,做好疫情防控金融保障工作。例如,兴业银行广州分行第一时间与防疫、民生相关企业对接融资需求,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出台惠企政策,为自来水供应、天然气供应、清洁能源、固废处理等领域30余家绿色企业提供超200亿元的各项金融服务,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快速、足额、高效的资金支持。中国银行花都分行在疫情发生后开辟绿色通道,简化贷款发放审批程序,为广东欧替克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发放信用贷款1000万元,支持企业生产对环境完全友好的稀释消毒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