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报告用一系列数据展现了江苏绿色发展成效。截至2019年末,江苏省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11622.1亿元,同比增长26.2%;共有234个项目获“环保贷”,累计金额达128.4亿元;江苏省绿色债券共发行23只,占全国绿色债券发行数的11.4%;绿色债券发行额221.04亿元,占全国绿色债券发行额的7.56%。江苏省绿色产业上市公司共124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比重为28.9%,总市值约为1.2万亿元,占省内全部上市公司总市值的30.8%。江苏省政府投资基金已出资设立4只绿色基金,规模43亿元,实现了项目投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尽管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是该报告也认为,江苏省重化型产业结构、煤炭型能源结构、开发密集型空间结构尚未根本改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亟待提升,绿色产业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有待健全等问题依然存在。
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定位须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在:江苏省绿色金融发展战略目前还停留在部门协作层面,政策目标旨在增加多层次、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供给体系,整个绿色金融发展还没有系统完整的省级战略规划引领,未能达到全省“一盘棋”的战略高度。此外,以绿色企业(项目)为基础的绿色经济通常资金投入大、运营周期长、回报率总体不高,为撬动社会资本,政府需要安排财政资金、落实税收优惠等政策。
绿色金融推进力度须进一步加大。主要表现在:部门间协作有待加强。市场机制缺失限制绿色信贷业务开展。用能权、碳排放权、排污权和节能项目收益权的价格评估标准、市场交易机制缺失,银行缺少进一步的引导和指导。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推广不足。现有融资渠道主要依靠银行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等,金融工具创新及拓展力度有待加强。
绿色金融市场体系须进一步完备。主要表现在:现有绿色金融服务主体单一,与银行参与度相比,证券、保险、基金等其他金融机构参与较少,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各金融主体联合创新机制不畅,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单一,不能满足绿色企业(项目)多层次、多样化的投融资需求。同时,缺少业内有影响力的第三方绿色评估认证机构,此外,深入推动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建设还面临着人才瓶颈,尤其是高素质、复合型金融人才匮乏。
绿色金融基础配套须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绿色金融大数据中心建设滞后,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平台建设滞后。目前,江苏省各市县财政部门排污权有偿使用收费工作较为原始,所依托的系统平台仅限于COD(化学需氧量)申购阶段。相关配套的信息系统、统计工具等的开发和使用滞后,基本停留在各市场主体自发运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