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速递 | 银行加紧布局绿色金融创新贷款方式层出不穷 专家:传统银行加紧布局绿色金融 创新贷款方式层出不穷 专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资金缺口仍然
>2021-6-04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之下,中国的银行业正在加紧布局绿色金融领域。财联社记者近日在基层调研时了解到,当前银行支持绿色金融已经从此前仅支持“纯绿”企业,转变到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
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30年到40年,我国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新增资金需求将达100万亿到200万亿。这其中,不仅包括支持纯绿色项目的发展,更需要支持高碳行业往低碳行业转型,工业、能源、交通、建筑等四个行业将成为推进低碳转型的首选领域。同时,金融监管政策也应出台更多激励政策,激发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内在动力。
近日,浙江省有关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信贷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正面清单,支持省级“零碳”试点单位和低碳工业园区的低碳项目,支持高碳企业低碳化转型。同时,将推进碳市场建设,健全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等环境权益交易机制等事项进行了明确。
财联社记者日前在浙江走访时了解到,包括恒丰银行在内的当地多家银行已开始探索排污权抵押贷款,浙江绍兴一些印染厂作为“尝鲜者”,以排污权为抵押物,获得了来自银行的资金支持。
所谓排污权,是企业等排放者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分配的额度内,在确保该权利的行使不损害其他公众环境权益前提下,依法享有的排放污染物的权利。2008年浙江省绍兴市作为全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率先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实行总量控制型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
“这让排污权具备了可抵押的属性。”恒丰银行绍兴支行负责人唐之伟表示,银行支持企业绿色转型最为困难的就是无法找到有效的押品。而试点的启动,让排污权成为了企业真正的“产能”,以此作为押品十分合适。目前,恒丰银行绍兴支行累计支持排污权抵押的印染企业14家/次,累计发放贷款81896万元。
据了解,企业的排污权作为“拍品”十分抢手,市场拍卖价格已超过5万元/吨。同时,政府还会给出“回购价”,如果市场无人购买,则当地政府回购该排污权,目前回购价格为1.2万元/吨。
“一旦看到有人挂出排污权,我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当地印染企业爱利斯染整董事长陈建钢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印染企业的排污权主要是排放污水的指标,当地监管部门会给每家印染企业排污口处设置阀门,一旦排污量达到排污权指标,便会立即关闭阀门。排污权就相当于每家企业的“产能”,如果无法排放污水,企业也就无法继续生产。
不过,企业的排污权并非一成不变。据介绍,当地监管部门每三年会对企业进行评级,如果企业在环保等方面无法达到监管要求,排污权则有可能会被缩减。这也倒逼企业对环保措施更加重视,促使企业加快升级转型。
“国家倡导碳达峰、碳中和,供热企业就面临全面转型。”海宁市光耀热电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2020年,为响应国家大力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调整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的要求,光耀热电计划实施生产过程清洁化改造,拟筹建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但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据了解,光耀热电主要向海宁市经济开发园区内企业提供蒸汽、电力服务,全年供蒸汽量约为90万吨。去年年底,该公司改造方案启动,总投资近6.1亿元。如果保证项目顺利进行,企业仍面临巨额的资金缺口。当时已有多家银行对该企业需求进行调研、拟定方案。恒丰银行积极探索银企绿色金融合作发展新模式,并最终促成4.9亿元项目融资贷款方案落地,目前已投放2亿元。
据了解,除了恒丰银行以外,华夏银行、浦发银行等多家银行均对供暖、发电企业设备的升级改造项目进行信贷支持。如华夏银行的“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融资创新项目”,为某余热供暖项目改造提供了世行转贷资金及银行信贷支持;而浦发银行也作为主承销商,发行了市场首单境内外双认证碳中和债,大力支持了国电电力8座风力发电场建设。
“若绿色金融只支持绿色项目是无法达到碳中和。”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施懿宸表示,这意味着金融机构应由绿色金融1.0向绿色金融2.0过度,由支持纯绿色项目逐步过度到支持“棕色主体”,即支持高碳行业往低碳行业转型。
兴业研究首席绿色金融分析师钱立华建议,监管部门可以出台更多激励发展绿色金融的政策,根据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的统计数据,加强对金融机构进行考核和评价;降低绿色资产的风险权重,对低碳融资定向降准,加大绿色再贷款、再贴现等,以此触发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内在动力。
此外,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近日在恒丰银行2021年碳中和高峰论坛上也表示,碳排放和碳足迹应该成为企业和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建议监管部门要求金融机构对棕色资产的敞口进行计算和披露。他同时表示,应强化对低碳投融资的激励机制,围绕碳中和目标,建立更加强有力的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并将碳足迹作为评价项目绿色程度、金融机构绿色程度和政策支持力度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