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detailed information

绿色金融 引领产业未来

能投委会长孙耀唯与绿金委主任马骏就“零碳中国”的绿色金融方案达成共识

>2020-7-15

7月8日下午,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简称绿金委)主任、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博士一行到访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简称能投委),能投委会长孙耀唯、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杰进行了接见,双方就“零碳中国”倡议和绿色金融深度结合进行了密切友好交谈。

 



 
自2020年1月能投委牵头发起“零碳中国”倡议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积极响应。张杰秘书长指出,倡议是以“绿色+数字”为核心理念,通过打造“零碳能源”、“零碳建筑”、“零碳交通”三大产业的转型升级示范项目,引领城市、乡村、企业能源转型,培育地方经济发展新动能。未来5-10年内,能投委在“零碳中国”倡议下将积极联合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在全国建设30个“零碳”科技园、100个“零碳”工业园、1000家“零碳工厂”、1000个“零碳社区”、1000个“零碳校园”、1000家“零碳医院”,通过“零碳中国”示范项目的实施,从而推动中国的能源转型和产业绿色升级,同时也助推2050年部分城市和项目率先实现碳中和的净零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
马俊博士充分认可“零碳中国”倡议的理念和战略目标,认为倡议的发起是应势而谋、因势而动,绿色金融和倡议的结合将会激发“1+1>2”的效应。绿金委是2015年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绿色金融专业组织,目前拥有大型金融机构会员250多家,占据着中国75%的金融资产,多年来,绿金委致力于开展绿色金融领域的学术研究,在2015年底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绿色金融债标准,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近年来,马骏博士牵头开展了多个绿色金融试点城市的发展规划,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设立绿色发展基金等手段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绿色产业,加速经济向绿色化转型,鼓励和支持地方发起一批绿色科技的孵化器,针对创新企业的特点,提供相应的绿色金融优惠政策。马骏博士表示,绿金委将大力支持并作为倡议的共同发起单位参与具体行动,以绿色金融的方式支持和推动“零碳中国”项目落地。
孙耀唯会长对绿金委在绿色金融方面做出的贡献表示赞许和肯定。孙会长认为,能投委和绿金委在推进绿色发展的理念上不谋而合,双方分别在产业领域和金融领域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零碳产业”和“零碳金融”互为推动,双方优势互补,形成合力,针对地方的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全面的解决方案,可在推动中国能源转型、经济转型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会上,双方就针对“零碳中国”倡议与绿色金融的深度合作达成共识,希望在绿金委支持的绿色金融示范区建立“零碳中国”一系列示范项目,同时绿金委针对“零碳中国”的示范项目提供绿色金融支持,并通过“零碳中国”建立绿色金融工作组制度进一步推动各项合作内容的落地与实施。
能投委副秘书长赵金根、研究部主任郑冬、会员部主任张玮,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邵丹青、绿色创新发展中心李昂参加会议。
【简介】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简称绿金委),是中国金融学会下设立的,从事绿色金融研究、推动绿色投融资产品与服务创新、推动绿色金融政策落地的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绿金委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深入开展绿色金融研究,努力推动绿色投融资产品与服务创新、积极推广绿色金融理念,做好联系金融机构、企业和政策制定部门的桥梁纽带,加强绿色金融业务交流,为绿色金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延 伸 阅 读

 

 

 

 
 
 
 

2020“零碳中国”倡议书

 
 
 
 
 
气候变化关系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应对行动刻不容缓。《巴黎协定》作为2020年后的国际气候合作基本制度框架,提出了“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2摄氏度以内,并争取把温度升幅限定在1.5摄氏度以内”的雄伟目标。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18年研究测算,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在2030年前将全球温室气体年排放总量削减一半,而到本世纪中叶左右,必须实现净零排放。2019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所达成的《智利-马德里行动时刻》文件进一步指出,迫切需要各方削减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实现《巴黎协定》所确立的温控目标。
全球碳减排行动为国际能源转型和经济转型带来了新契机,并将因此形成巨大的绿色投融资规模,相关国际行动已经陆续起步。如:欧盟表示,将在2050年将欧洲建成首个“碳中和”大洲;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发行方欧洲投资银行提出,将建成全球首家气候银行、2021年底前全面停止化石能源项目的贷款和投融资、至2030年的10年中新增1万亿欧元绿色投资等计划;欧洲央行也将调整资产结构,总额高达2.6万亿欧元的资产池将逐步增持绿色金融产品、减持“导致大气变暖的资产”;相关国际知名金融机构也纷纷表示将停止煤电项目的新贷款申请。
我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把低碳发展作为落实“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落实减排承诺,与各方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就,已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为达成《巴黎协定》的全球减排目标,我国将做出切实的国家自主贡献,即:到2030年,中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60%到65%,非化石能源在总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提升到20%左右,同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达到峰值,并且争取尽早的达到峰值。
为助力加快低碳发展的行动步伐,加大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力度,中国投资协会牵头发起“零碳中国”倡议,联合国内能源领域商业企业、金融机构、专家学者、社会团体、大专院校、主流媒体、研究机构以及相关部门,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向社会普及“零碳”理念,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影响,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把握全球低碳发展新机遇,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更好发挥应对气候变化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协同作用。
本倡议将由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具体组织执行。倡议的基本行动内容包括:
一、树立“零碳”导向的新型生活理念。强化绿色低碳与节能环保意识,形成争做“零碳先锋”的良好社会氛围,以进一步推动降低能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优先使用清洁能源。
二、研究“零碳”导向的产业新业态。发起“零碳中国”相关课题研究,开展经验借鉴、学术交流和示范应用,以促进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以“零碳”为导向的产业发展模式。
三、鼓励“零碳”导向的技术创新。积极推动绿色、低碳、环保、新能源等技术创新,为新技术发展提供资源支持,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开拓空间,以促进新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
四、推动“零碳”导向的项目落地。前瞻2030年和2050年的国际碳减排大趋势,以“零碳能源”、“零碳交通”、“零碳建筑”为主要内容,推动在全国落地30个零碳科技园,打造100个零碳工业园、1000家零碳工厂、1000座零碳校园、1000家零碳医院及1000个零碳社区,助力加快推进“新基建”进度。
五、促进“零碳”导向的绿色投融资。以“零碳中国,绿色投资”为主题,发起“零碳”绿色产业基金。鼓励社会民间资本积极参与“零碳能源”、“零碳交通”、“零碳建筑”等“零碳”示范项目投资,并带动更多来源的国内外资金投入。
六、开展“零碳”导向的国际合作。计划每年举办“零碳中国”系列活动,着力打造“科技创新与绿色投资大会”、“新基建 绿色投资大会”、“国际清洁能源投融资大会”等品牌国际会议,为国内外企业和机构搭建权威国际合作平台,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理念、技术和资金渠道,加强相关产业与国外的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全方位助力我国向“零碳”经济转型发展,为2050年全球实现净零碳排放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文章来源:能源与投资

025-58182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