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或将是我国绿色金融介入绿色消费领域一个里程碑的事件。针对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江苏省金融业联合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董事长兼院长束兰根如是评价。
他认为,在国内消费成为经济第一动力的情形下,借助金融的杠杆,不仅能提升消费拉动经济的品质,也能拓展绿色金融发展的蓝海,更能贯彻新发展理念。
绿色消费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应有之义
问:《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的印发,引起绿色金融领域的普遍关注,这将对绿色金融的发展起到哪些积极作用?
答:正如我刚刚提到的,这个《意见》不仅能提升消费拉动经济的品质,也将极大地拓展绿色金融发展的蓝海。
此次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其目的是希望通过流通领域的发展刺激消费,进而拉动经济的增长。
众所周知,中国具备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潜力,广大农村和中低收入群体有消费升级的需求,而城镇和中高收入人群有从实物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型的趋势。这些都是中国消费长期可持续增长的动力。
2018年,中国消费支出最终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消费作为我国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进一步巩固。2019年上半年,中国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60%,达到60.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提出了“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的美好目标。
在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第一动力的环境下,借助绿色消费从而实现绿色发展显然是国家发展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6项重点任务,明确指出要“倡导推广绿色消费”。
绿色金融介入绿色消费尚在探索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在绿色消费方面我国的绿色金融还基本没有介入。《意见》的出台将极大改变这一情况,支持绿色消费的绿色金融创新将会得到激励。
问:为了鼓励绿色金融向绿色消费领域拓展,此前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怎么理解“基本没有介入”的观点?绿色消费金融的发展需要哪些扶持?
答:随着我国在绿色金融实践上的逐步深入,绿色金融也逐步向绿色消费领域延伸。
2016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绿色消费”。
2018年9月出台的《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也明确,建立绿色产品多元化供给体系。
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是以生产环节的绿色金融为主。在绿色消费领域,金融所介入的主要体现在交通、建筑、能源领域,介入的深度与广度也很有限,而在绿色农产品、绿色工业品的流通与消费环节,金融介入才准备起步或刚刚起步。
绿色消费金融将驶向蓝海
问:如何看待绿色金融对绿色消费的支持?怎么描述绿色消费金融的发展前景?
答:我认为,绿色金融对绿色消费的支持,主要体现在通过金融的优化配置使消费者能够顺利进入绿色消费领域以及降低绿色消费的成本,从而拉动绿色生产,推动绿色发展。
近年来,消费金融日益成为全社会看好、金融机构追逐的“蓝海”,但在绿色消费金融领域,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其难度主要在于如何将辨识绿色消费以及针对绿色消费如何创新创造绿色金融服务产品。
由此可见,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需要金融机构对于绿色产业链具有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有待政府、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能够形成相互借力的闭环。
此次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明确,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推动专业化消费金融组织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对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智能家居、节水器具等绿色智能产品提供信贷支持,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
相较于此前的规定与意见,此次《意见》对发展绿色消费金融提出了较为明确的框架,也对指明了绿色消费金融的近期发展重点。此举将刺激绿色消费金融的发展。可以预见,绿色消费金融将带领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消费金融细分、升华。绿色消费金融必将迎来自己的蓝海。
据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预估,从长期来看,未来绿色建筑涉及到的融资量(包括给绿色开发商的贷款和债券融资,以及绿色按揭贷款)可能会是每年几万亿人民币的数量级,可能超过其它领域绿色金融融资量的总额。另外,以后新能源汽车和节能家电的消费量也会逐步赶上乃至超过传统汽车和非节能家电的消费量。未来的绿色信贷和其它绿色金融产品中,会有很大一个板块是绿色按揭、新能源和节能汽车贷款以及给绿色家电的贷款。
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空间,金融机构应该加大力度开发支持绿色消费的金融产品。
政策引导与激励不可或缺,并亟待完善
问:绿色消费金融的发展需要哪些支撑?
答:“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
推动绿色消费,我国还存在公众绿色生活意识不强、管理机制缺失、绿色产品供给不足、各部门统筹协调难度大等难点问题。
所以必须借助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与激励,一方面鼓励绿色生产,保障绿色产品及服务的供给,引导公民绿色消费;另一方面,加强政策引导,通过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变倒逼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变,最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与此同时,现有政策的完善也必须跟进。比如,通过对消费者、生产者、经营者价格补贴,扩大绿色消费市场;对符合条件的节能、节水、环保、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或产品,可以按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标识等体系以及统一协调的质量监管;对积极开展绿色消费信贷业务的金融业机构予以适当的鼓励;等等。
作为国内首家公司制管理、市场化运营的绿色金融研究院,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将全力投身于绿色金融,为绿色消费金融的发展而努力。
中国经济时报驻江苏记者站 龙昊
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 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