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印发了在贵州等五省(自治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总体方案,批准贵州省贵安新区成为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由理论研讨走向了工作实践。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下称“试验区”)建设,明确要求按照“立足贵安,辐射全省”的原则,加快推进试验区改革创新工作,在体制机制上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助推贵州生态文明发展。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试验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推动全省各行业各领域绿色转型,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高效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贵州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主要措施
成立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按照“立足贵安,辐射全省”的原则,贵州在省区两级分别成立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领导小组。在省级层面,成立了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动试验区建设和全省绿色金融发展。在试验区层面,成立了由试验区管委会主任任组长的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改革创新组、绿色金融港建设组、招商引资组、宣传组五个职能部门,加快推进试验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
制定改革方案,强化顶层设计。贵州省政府主导全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顶层设计,制定了《贵安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任务清单》,要求各相关单位按照工作分工,从金融管理、人才引进、财政支持、组织建设等方面加强改革创新,全面布局试验区绿色金融发展。印发了《贵安新区支持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措施》和《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完善了试验区在绿色业务开展、绿色金融人才培养、绿色机构落户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试验区顶层设计。
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强化工作合力。贵州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贵州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统筹推动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和全省绿色金融发展,并从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和相关金融机构抽调专人成立贵州省绿色金融工作专班,负责绿色金融日常工作。贵安新区从辖区内金融机构抽调15人组建绿色金融工作专班,具体负责试验区绿色金融日常工作。省区两级工作专班相互支撑,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配合的绿色金融工作机制,强化了各相关部门的工作合力。
出台支持政策,强化政策支撑。根据《贵安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任务清单》的要求,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等贵州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别从绿色金融监管、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考核、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绿色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等方面联合或单独下发了《贵州省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授信指导意见》《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工作推进绩效考核办法(试行)》《贵州省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法人)绿色信贷业绩评价实施细则(试行)》和《贵安新区绿色金融风险监测和评估办法》等系列政策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贵州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政策支撑体系。
贵州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成效
绿色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完善。试验区成立以来,省内各家金融机构先后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或专营机构。截至目前,贵阳银行等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成立了绿色金融事业部,中国建设银行等3家国有银行的贵安分支机构更名为“绿色金融支行”,中天国富证券设立了绿色金融事业部,人保财险贵州省分公司建立了全国首个“绿色金融”保险服务创新实验室,初步建成了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为辅的绿色金融组织体系。2018年7月,建设银行花溪支行等1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组建了贵安新区绿色金融行业自律机制,进一步完善了贵安新区绿色金融组织体系,推动试验区绿色金融行业自律、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初见成效。在贵州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贵安新区围绕“两端五体一库”总体思路:打通金融供给端与绿色企业(项目)需求端之间的连接通道,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标准认证体系、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多层次绿色金融组织机构体系、多层级绿色金融政策支撑体系、完备的绿色金融风险防范化解体系以及绿色企业(项目)库,从管理机制、抵质押模式、担保模式等方面开展了21项创新举措,实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达49项。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末,省内金融机构向贵安新区投放绿色贷款余额达163.3亿元;贵州银行、贵阳银行成功获批13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目前已成功发行100亿元。截至2019年5月末,贵安新区实现绿色保费收入总额3907万元,保额总额64.8亿元;成立了20支绿色产业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350亿元,实际到账金额63.5亿元,现已全部投向绿色项目。
绿色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成。2019年6月,贵安新区正式对外发布《贵州省绿色金融项目标准及评估办法(试行)》,为绿色能源等七大产业制定了绿色金融项目评估标准。依托绿色金融项目评估标准,贵安新区建立和完善了“绿色金融+大数据”的贵州特色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和绿色金融项目库,为试验区绿色金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设施。贵安新区还建立了绿色信用信息体系及信息披露机制,用于公布环境保护失信企业名单和处罚信息,督促企业自觉履行环境保护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
绿色经济转型迅速、生态文明成果涌现。试验区自成立以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巩固试验区生态优势。2018年,试验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3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大数据服务业产值32.4亿元,同比增长188.3%,成为拉动试验区绿色经济快速转型的增长极,推动试验区被中国数据中心产业联盟评为“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和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试验区空气优良率、森林覆盖率、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率等环保指标不断提高,单位GDP能耗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万元GDP用水量等负向指标均有所降低,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关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几点思考
利用市场化手段加强试验区绿色产业培育,促进实体经济绿色化转型。绿色产业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是绿色金融创新的核心目标。试验区成立之初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落户贵安新区,但随着政策红利的逐渐减弱,试验区绿色产业发展更需要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吸引绿色企业落户和培育本土绿色企业,增强绿色产业的竞争优势,促进实体经济的绿色化转型。
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强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强化金融资源的集聚效应。目前,试验区在自然资源产权交易和环境权益交易两个方面仍大有可为,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交易和环境权益交易机制,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强自然资源产权和环境权益类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进一步加强试验区绿色金融资源的集聚效应。
充分发挥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的信息集成作用,进一步降低绿色项目融资成本。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是试验区绿色金融供给端和需求端对接的主要平台,试验区要充分发挥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的信息集成作用,加强对绿色金融信息的管理,通过信息披露和共享,缓解绿色金融供给端和需求端的信息不对称,进一步降低绿色金融交易风险和交易成本。
运用贵安新区绿色金融行业自律机制平台,提高绿色项目与资金供给对接效率。贵安新区绿色金融行业自律机制现有11家成员单位,业务范围覆盖试验区大部分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拥有得天独厚的市场信息优势。自律机制与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相结合不仅可以扩展信息获取渠道,而且可以提高绿色项目与资金供给对接效率,进一步推动贵安新区按照市场化原则,有序、规范、高效地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创新,避免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
完善支持政策实施细则,着力推动试验区绿色金融行业发展。金融机构在大力支持试验区绿色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还面临诸多问题,如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不够精准、缺乏对绿色信贷增长的激励政策等。贵安新区虽然建立了政策支撑体系,但需要更为详细、可操作性强、更符合市场主体需求的实施细则,更好地连接和贯彻落实贵安新区的各项支持政策,着力推动试验区绿色金融行业发展。
来源:《中国金融》2019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