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detailed information

绿色金融 引领产业未来

政策速递 | 中财大绿金院专家受邀出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绿色金融研讨会

>2021-6-23
6月17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绿色金融研讨会(Green Finance Workshop)于北京联合国大楼举办。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教授、绿色“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Christoph Nedopil(王珂礼)受邀出席并做专题分享。
 
 
会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专注于生物多样性金融的BIOFIN项目在中国正式启动,该项目已在全球推进实践并取得了切实成果。全球BIOFIN主管Onna van den Heuvel在会上就哈萨克斯坦对生物多样性补偿新立法规的通过等已取得积极成效的案例进行了介绍。王遥教授作为BIOFIN项目中国区的首席技术顾问,将协助项目组支持并引导中国国内及全球的生物多样性金融发展。
 

 

王遥教授在会上做《绿色金融助力保护生物多样性》主题演讲。她在演讲中表示,生物多样性丧失作为目前全球最大风险之一,已日益威胁到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人类的社会经济利益之间有着密切联系,2019年全球近50%的GDP总量高度或中度依赖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提供的各类服务,诸如农业、医药等涉及民生重点产业领域的生产环节也很大程度地依赖于自然资源,因此,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实现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必要条件。她特别指出,随着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相关政策法规逐步完善,未来金融机构需要重视并加强管理生物多样性风险,避免因环境生态保护的前瞻意识不足而导致转型风险与投资风险。
 
关于目前中国及国际上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所采取的行动,王遥教授介绍,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三大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已经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绿色金融的支持范畴,大力推进GEP核算等绿色发展理念,发起了诸多大型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国际层面上,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及其学术支持组织INSPIRE于今年4月宣布成立的“生物多样性与金融稳定关联影响”联合研究小组,以及于日前启动的自然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NFD)都旨在重点关注自然和生物多样性风险,致力于通过开展项目研究来助力金融监管机构推动金融体系支持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由于生物多样性损失所带来的金融稳定问题。目前,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路上,国际社会共同行动、精诚合作,持续推进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王遥教授还指出,金融机构应针对生物多样性金融投资建立双重目标,通过强化投资风险管理来减少给生物多样性易带来负面影响的项目融资,同时借助多样化的绿色金融产品,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生物多样性影响抵消、自然资本税及生物多样性风险信息披露等创新融资政策机制与金融手段相配合,增加对有益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的融资及回报,以此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入生物多样性投资领域。她表示,金融助力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可行性强、空间发展潜力巨大,需要政府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与学术研究团队携手共同探索自然生态保护中的经济机遇。
 
Christoph Nedopil在会上作《新冠疫情后的“债务自然交换”》专题演讲,介绍了面对当前全球生态环境衰退及多国面临债务危机的形势下发展债务自然交换的重要意义。他表示,全球多数存在债务危机的国家存在着较高的自然需求,债权国可将部分债权转移为环境保护信托基金并用于投资债务国本地环保项目,运用债务自然交换机制减轻债务负担的同时增加了自然保护领域投资,维护了全球的经济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他同时指出,债务自然交换机制的实际应用需要考虑到债务国的国情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在治理上需明确优先保护的自然领域,同时也需要当地政府及社区的大力支持才能够达成长期保护自然的目标。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绿色金融研讨会(Green Finance Workshop)由UNDP生物多样性金融倡议项目(UNDP BIOFIN)主办,邀请国际组织、企业和学界等国内外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旨在探讨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投融资的未来。

025-58182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