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新闻 detailed information

绿色金融 引领产业未来

绿色金融·中研院专访系列之二十一 束兰根:绿色金融引领生态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2019-5-15

 (图为:江苏省金融业联合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董事长兼院长 束兰根)

 

“绿色金融是生态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绿色金融引领生态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江苏省金融业联合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董事长兼院长束兰根就如何加快推进落实《共建“一带一路” 开创美好未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回答记者问题时表示。 

“一带一路”涌现“绿色元素”

记者: 4月27日,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的主题,近40个国家的领导人就推进互联互通、加强政策对接以及推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并共同发布《共建“一带一路” 开创美好未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以下简称“公报”)。请您谈一谈如何加快推进落实《公报》?

束兰根:《公报》从政策对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及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予以展开。

在加强发展政策对接方面,呼吁进一步加强海上联通和国际海洋合作,包括加强港口和航运业界合作,同时以可持续的方式管理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

在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一是努力建设高质量、可靠、抗风险、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强调高质量基础设施应确保在全周期内切实可行、价格合理、包容可及、广泛受益,有助于参与国可持续发展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欢迎发达国家和国际投资者投资发展中国家的互联互通项目。重视项目在经济、社会、财政、金融和环境方面的可持续性,同时统筹好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二是为实现项目可持续性,支持各国在项目准备和执行方面加强合作,确保项目可投资、可融资、经济可行及环境友好。呼吁“一带一路”合作的所有市场参与方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遵守联合国全球契约。三是支持加强能源基础设施,提高能源安全,让所有人都能享有可负担、可再生、清洁和可持续的能源。

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一是为促进可持续和低碳发展,赞赏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生态可持续性的努力。鼓励发展绿色金融,包括发行绿色债券和发展绿色技术。鼓励各方在生态环保政策方面交流良好实践,提高环保水平。二是为保护地球免于退化,期待建设更具气候韧性的未来,加强在环保、循环经济、清洁能源、能效、综合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等领域合作,包括根据国际公认的原则和义务对受到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予以支持,从而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以平衡和综合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支持落实联合国关于“水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行动十年(2018-2028)执行情况中期全面审查的决议。三是鼓励在可持续农业、林业和生态多样性保护方面开展更多合作。同意在抗灾减灾和灾害管理领域促进合作。

加快推进落实《公报》首要任务是充分保障参与国的可持续发展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所以,应加大力度发展生态工业园区,而绿色金融是生态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就是说,发展生态工业园区是发展绿色金融的有效载体,绿色金融与生态产业园区的有力结合是解决产融融合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生态工业园区剑指污染物“零排放 

记者:您所说的生态工业园区其具体定义是什么?

束兰根: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成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是生态工业的聚集场所。

这里必须强调的是,生态工业园区遵从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其目标是尽量减少区域废物,将园区内一个工厂或企业产生的副产品用作另一个工厂的投入或原材料,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物“零排放”。 

(图为:江苏省金融业联合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董事长兼院长  束兰根)

 

绿色金融服务生态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记者:在国内,应如何借助绿色金融加快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

束兰根:中国在过去4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5倍以上,但史无前例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2017年工业部门贡献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0%以上,但也产生了环境污染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二。因此,中国的十三五规划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鉴于工业部门主要集中在工业园区,工业园区的绿色发展和向生态工业园区转型是关键。《加强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的监管框架:中外绿色标准比较分析》报告说,中国在构建工业园区绿色监管框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指出,只有不到5%的工业园区获得了绿色认证。

我认为,中国工业的绿色发展将决定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借助绿色金融加快中国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记者:您所认为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束兰根:借助绿色金融撬动中国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应注意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加速绿色金融服务主体建设。绿色金融机构是发展绿色金融的第一要素,也是加快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基础。引进和培育一批绿色金融机构和信用中介体系,构建“绿色”与“金融”之桥,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业务。首先要构建绿色银行体系,以我国现有银行为基础,推广“赤道原则”,扩大绿色金融参与主体。其次要充分调动金融机构参与绿色金融发展的积极性,可以适当的引入激励机制,例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扩大风险容忍度等。最后要加强绿色金融风险防控,可以建立专业的绿色金融风险防控团队,对贷款人信息进行有效追踪,同时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提升其专业化水平。四是要金融机构间开展绿色金融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分享交流,培育和引进绿色金融专业人才。

二是加速绿色产业集聚,实现绿色崛起。充分利用地方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工程,集聚国内外优秀绿色企业、团队,或者兴办绿色企业,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分层次围绕几个重点项目,加以突破,加快形成有特色、有规模、有档次、有效益的绿色产业集群。

三是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占领节能高效新技术高地。技术革命对绿色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首先要研发和推广一批关键技术,加速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支持在大气、土壤、水分、新能源等领域研发推广一批新兴技术,形成一批满足产业升级的节能环保综合解决方案,落地实施一批应用示范项目,推动传统技术工艺改进、生产流程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其次是培育领军企业,引导区域节能环保产业链合理布局。通过技术协同创新、地区节能环保产业辐射引领,培育引导相关企业的合理布局,形成跨区域的节能环保产业链。三是探索一系列产业促进的新机制,形成区域合作新模式。支持建立全域的智慧环保节能平台、节能环保特色技术共享平台、绿色金融服务平台等,探索建立地方推进节能环保产业、促进节能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升级的绿色金融供给服务机制。

四是加速完善绿色金融服务生态工业园区顶层设计体系。我国当前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绿色金融体系,通过贷款、私募投资、债券和股票发行、保险、排放权交易等金融服务,将社会资金引入绿色产业园区显得尤为迫切。出台规范性文件,通过金融、财税、环保等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支持,共同推动绿色金融服务生态工业园区体系的构建。

五是加速绿色发展母基金落地,解决产融结合“最后一公里”难题。设立绿色发展母基金,通过“基金+产业”的模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到新兴产业中去,再把新产业嫁接到生态工业园区中来,从而实现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母基金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开发和实体企业运营,将有效的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践行产融结合之路,解决产融结合“最后一公里”难题。

六是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一是要深入优化现有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充分发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金融产品的作用。二是要对标《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引导金融机构把绿色金融作为重要经营战略,因地制宜、因企施策,积极创新组织机制和适合行业区域特点的绿色金融产品、工具、管理模式,加大对绿色金融渠道和产品的应用,以破解绿色投融资所面临的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引发“洗绿”风险等问题,多渠道、全方位地为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本文作者:中国经济时报驻江苏记者站  龙昊

                 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冉宪幕

 

 

025-58182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