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detailed information

绿色金融 引领产业未来

发展绿色金融的挑战与应对

>2019-3-16

本文刊发于《金融电子化》2019年第三期。

 

近年来,绿色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绿色金融服务于绿色发展,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绿色金融体系框架初步建立,绿色金融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绿色金融市场稳步发展。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绿色金融也面临着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诸多挑战,如市场主体内生动能不足,绿色金融工具成本需要降低、绿色标准尚需完善、绿色金融发展能力不足等。

 

 

绿色金融   挑战与应对

 

近年来,绿色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绿色金融服务于绿色发展,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绿色金融体系框架初步建立。国家出台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十三五规划》以及十九大等,均提出了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并出台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这一绿色金融顶层设计架构文件,明确了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方向与重点内容。

 

绿色金融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绿色信贷方面,出台了以《绿色信贷指引》为核心、绿色信贷统计制度和评价制度为基石的较为完整的绿色信贷政策框架体系。绿色债券方面出台了绿色金融债、绿色企业债、绿色公司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以及绿色认证、信息披露等存续期管理等相对完善的绿色债券政策体系。绿色投资方面,发布了《绿色投资指引(试行)》,界定了绿色投资的定义,明确了适用范围,同时对基金管理人进行绿色投资的目标原则、基本方法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要求。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出台了《中国银行业绿色银行评价实施方案》,将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纳入了MPA考核以及货币政策操作合格担保品范围,非常有利于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业务。

 

绿色金融市场稳步发展。目前,我们初步估计,中国的绿色金融投融资余额大概有不到10万亿。其中绿色信贷占据主导位置,且规模稳步增长,根据2018年8月29日中国银保监会召开的“银行保险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绿色信贷贷款余额超过9万亿元。绿色债券规模稳步增长,根据Wind绿色债券概念板块统计,截至2018年12月31日,我国国内市场绿色债券余额7331.8亿元,其中2018年新增发行规模2442.5亿元,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发行国之一。绿色保险、绿色股票、绿色基金、绿色指数等多元化发展。

 

我国的绿色金融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诸多挑战,如市场主体内生动能不足,绿色金融工具成本需要降低、绿色标准尚需完善、绿色金融发展能力不足等挑战。

 

挑战一:市场主体内生动能不足

 

在绿色金融领域,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巨大的缺口,需要更多商业资本的投入,而目前市场主体的内生动能还未能有效激发。我国属于新兴市场,主要以间接融资为主,目前银保监会公布的超过9万亿的绿色信贷余额与2017年年底中国21家主要银行机构绿色信贷余额8.5万亿比较,余额增长超过0.5万亿,但与绿色投融资每年2-3万亿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缺口;虽然绿色信贷规模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但绿色信贷占全部信贷的比例,这些年并未有显著增加,一直在9% 上下小幅波动。中国绿色债券市场自2016年以来迅速发展,成为企业开发中长期绿色项目的重要融资渠道,但累计发行量目前也只有7000亿左右,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如何有效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特别是金融机构有动力加大绿色金融的投入,对于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

 

应对与建议:

 

目前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已经纳入了再贷款的抵押担保品范围和纳入了MPA考核,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对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进行贴息或是补贴的政策,这些激励政策还远远不够。如果没有有效的政策制度的激励,环境问题就无法有效的内部化,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巨大的缺口也很难填补上。

 

建议可以考虑更多的绿色金融激励政策,以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采取降低绿色资产风险权重、为绿色金融定向降准、以及绿色债权优先受偿等政策。定向降准可以为绿色项目提供长期、低成本的资金支持,从而解决很多绿色项目收益偏低、融资期限长的难题。降低绿色融资的风险权重能够有效激励银行将信贷和资本重新分配给经济的可持续部门,且绿色信贷较低的不良率也代表其较低的风险,目前这一呼声已经在业内越来越强烈。让绿色债权优先受偿也是对降低风险权重的一种呼应,如果规定了绿色债权能优先受偿,相当于提高了其优先级,也是在降低绿色资产的信用风险,使得绿色资产成为更加安全的资产。

 

挑战二:绿色金融工具成本需要降低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绿色信贷有较高的监管要求和管理要求,因此绿色信贷的成本一直未能有效降低,同时绿色债券工具较好的可以满足绿色项目中长期的资金需求,但也面临着综合成本较高的问题。绿色债券综合成本比普通债券相比并没有优势,为了解决信息的不对称,绿色债券需要第三方认证、年度审计等,同时还有隐形成本,如建立绿色专户或专门台账,要求更频繁的信息披露要求。

 

应对与建议:

 

除了可以用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来降低绿色金融工具的成本外,建议运用绿色科技解决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绿色金融成本问题。如目前监测地方环保执行情况方面,已运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生态环境的变化,环境卫星可时刻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如对具体区域或具体企业的监测,尤其监测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借鉴环保监测对科技的运用,绿色金融也需要应用科技手段,一是在银行环境与社会风险方面,为了解决银行信贷中的环境风险问题,需要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来进行企业合规与环保筛查以及获取企业环境信息,同时建议金融机构建立绿色金融信息管理系统,运用科技手段,实现银行绿色项目各标准对标认定,环境效益测算以及绿色信贷可追溯、可核查的管理;二是可以通过大数据、通过物联网等来大幅度降低绿色金融产品区别认证的成本,如对绿色债券的第三方认证。

 

挑战三:绿色标准尚需完善

 

2017年6月,人民银行、银监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了《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以下简称“《规划》”),将“绿色金融标准化建设”列为了“十三五”时期金融业标准化的重点工程。此前,原银监会、人民银行、发改委,以及证监会等监管部门已经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如银保监会出台的绿色信贷标准、人行和发改委以及证监会等出台的不同绿色债券标准,但按照《规划》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且存在国内绿色项目标准不一致,与国际标准也不一致的情况。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的差异导致不同市场和不同绿色债券标准之间缺乏一致性,进而缺乏可比性,会成为绿色金融市场发展和跨境资本流动的一个障碍和挑战。

 

应对与建议:

 

国内标准方面,值得期待的是,2018年9月,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绿色金融标准工作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绿色金融标准工作组章程》,表决通过了工作组组长、副组长、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六个工作小组。根据人民银行研究局2018年发布的《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7》,六个小组研究六大类绿色金融标准,分别是绿色金融通用基础标准、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标准、绿色信用评级评估标准、绿色金融信息披露标准、绿色金融统计与共享标准、绿色金融风险管理与保障标准。我国的绿色金融标准框架体系基本确立,我国绿色金融将迎来统一标准时代。

 

国际与国内标准协调方面,建议绿色标准在实务层面国际国内将逐步实现统一。建议鼓励债券通下发行的绿色债券,同时获得国内绿色债券标准和国际绿色债券标准的双重认证或是第二意见,对于获得双重认证的绿色债券给予特殊标记或是说明;海外发债,使用国际绿色债券标准和认证机制,有利于国际投资者购买;时机成熟时,探索实现国际国内债券标准的逐步一致。

 

另一角度来看,长期来看需找到一种更合适的绿色标准,而非像现在只是简单的区分“绿”和“非绿”。这种非此即彼的标准使得其难以容纳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改造,如果未来我们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这样的研究成果,做到每一项经济活动都能够有一个可通约的“绿值”,那么,对绿色的激励措施就会更加精准到位。

 

挑战四:绿色金融发展能力不足

 

绿色金融是西风东渐的结果,中国的绿色金融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两年因为国家的高度重视得以迅速发展,但面临着绿色金融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比如绿色金融人才相对缺乏,监管机构、地方政府发展绿色金融尚在初步探索阶段,很多金融机构(特别是地方中小银行)实践绿色金融能力严重不足,很多还处于理念学习的阶段,并没有真正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和产品创新。

 

应对与建议:

 

一方面,建议持续构建“高校+智库(研究机构)+金融机构”的能力建设与合作体系,形成绿色金融能力持续建设机制,培养绿色金融业务推动、产品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政策咨询、宣传推广的人才,持续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市场实践的深化,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以及绿色理念的传播提供支持。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建立了绿色金融研究院、研究中心等,还需要推动民间智库或专业研究机构对绿色金融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更需要绿色金融市场最重要的主体之一金融机构持续进行绿色金融能力建设,不管是内部培养还是依托第三方,持续推进绿色金融业务规划、产品开发和体制机制的创新,为绿色金融市场持续注入活力。另一方面,绿色金融应用科技手段,不仅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更可以应用到绿色金融的推广以及能力建设中,如随着科技应用而形成的一系列绿色金融“系统”(绿色项目识别、认证、评估、风险控制、过程控制等等)也可以迅速提高发展绿色金融的“能力”,从而促进绿色金融的推广与发展。

来源:兴业研究

025-58182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