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新闻 detailed information

绿色金融 引领产业未来

王遥:绿色金融助推江苏高质量发展

>2019-1-17

江苏绿金委首席专家王遥教授受邀在“江苏省‘金环’对话会” 上作专题演讲——绿色金融助推江苏高质量发展

 

岁末年初,冬日寒冷,金环暖心。1月15日,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江苏省财政厅联合主办的“江苏省‘金环’对话会——环保项目银企对接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江苏省金融业联合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作为唯一受邀参会非金融机构平台。

江苏绿金委主任单位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作为唯一受邀参会智库机构,协助大会组委会邀请了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瑶教授做专题演讲。

江苏绿金委首席专家王遥教授作《绿色金融支持江苏高质量发展》专题演讲

 

 

以下为王遥教授演讲实录:

高质量发展,从宏观的层面上来说,也就是经济要均衡的发展,均衡发展是指要保持经济增速的平稳增长,同时质量要提高。从中观的层面上来说,我们的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等等这些经济要素,它需要质量得以提升。从微观层面上来说,生产要素就是维持国民经济运行的各个生产要素,比如资金、技术、人才等等这些方面,它们的质量要提高。所以说高质量发展的特征首先应该是绿色增长,我们要使绿色发展成为主流;同时要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增长之间必须是一个可持续的、能够维系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持续发展,同时它也是一个和谐的增长。另外就是中高端的结构增长,也就是我们经济的产业结构的布局。还有像战略新兴产业、服务业、现代制造业等等,它们需要大力的发展,同时在供给上需要有效供给;在去杠杆和提高风险约束上,要实现有效供给的增长。同时要高效率的增长,也就是说要以较少的投入来获得更大的收益,同时要依靠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来提高我们的效率。

江苏其实出了一摞文件,是对于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个33条的意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也是成为了一个国家战略。从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生态文明改革总体方案》,再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十九大报告,包括去年的生态保护大会等等,这些方面都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国家战略,那么在其中绿色金融是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

实际上,中国是在全球来讲为数极少的有对“绿色金融”做出官方定义的国家,那么这是在2016年8月底的时候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对“绿色金融”做出界定。我们怎么样去界定绿色金融中的“绿色”,它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那么在这三大方面可以看到,事实上我们在做国际交流的时候,国际人士就会挑战中国,就说我们现在去支持很多的绿色项目,它是不是不是绿色的?会不会出现“漂绿”的现象?那么事实上这是我们金融发展的方向,也就是说只要投资的项目和方向是能够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改善及资源高效利用的这些确切项目,在中国目前的阶段就是把它界定成绿色的。所以说这是一个定义,也就是怎么去界定绿色的,现在在全球来说绿色的定义并不是很明确,他其实是跟每个国家每个地区它自己本身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有相关联的,所以说目前国家发改委应该是在1月下旬就会跟其他的部委共同出台关于绿色产业目录。

那么绿色产业目录的出台,事实上是我们下一步的国家层面的绿色定义,那么在各个地方也将围绕国家的绿色产业目录调整当地的绿色相关的目录。现在的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都有不同的标准,那么这个标准在未来也要逐步的形成。那么为什么要发展绿色金融?绿色金融的目标首先是推动绿色发展。事实上它的缺口是非常大的。我们曾经做过测算,在这样的大的资金需求下,如果要实现现在的环境目标,在“十三五”期间第一方案需要14.6万亿,如果是第二方案需要30万亿。在这样大的资金缺口的情况之下,公共资本可能只能覆盖到10%到15%,那么这样更多的资本要来自于社会资本。所以说绿色金融的目的是为了要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绿色产业,另外就是要抑制绿色投资,这是发展绿色金融的目标。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方法?

这个方法是首先是需要更多的政策供给。中国在全球发展绿色金融中是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中国是自上而下引导,如果说自上而下引导没有自下而上的去反馈、去回应的话,市场也是成功的。所以首先是需要各类政策的支持,通过激励和约束的机制能够解决环境外部性的问题。绿色金融的目标是要做到把环境外部性能够内生化。另外从市场的反应上来说,我们要更多的去创新工具,来解决现在绿色投资中所发现的期限错配,还有信息不对称以及产品风险和工具缺失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

回顾一下全球绿色金融的发展,中国在全球来说绿色金融是引领国,尤其是在2016年中国作为G20轮值主席国时,中国把绿色金融作为一个主要议题加入到G20之中。在2016年的G20的绿色实施研究小组讨论时,我们首先分析了全球发展绿色金融的问题,同时提出了挑战,并且提出了七项措施。七项措施的第一条就是说要有非常明确的政策信号,中国是全球最早的有非常明确的政策信号,事实上在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西方的尤其是发达的资本市场实际上很早就有与绿色金融相关的事件,但是它并不像中国这样的系统,中国是全面的去推动,因此中国毫无疑问在现在全球是一个引领国。在2016年的G20议题中,除了提出要有政策信号之外,有两条是关于怎么样去发展本地的绿色债券,以及怎么样去推动本地的绿色研究阶段发展。同时它还提出针对金融机构以及利益相关方,对于绿色环境风险的辨识和分析工具的缺失上又提出了几条建议。因此在2017年德国汉堡峰会的时候,对于G20的绿色金融就主要集中在环境风险的辨识,以及怎么样去保证环境数据的更加可得。

到了2018年的时候,是在阿根廷在路上塞利斯召开的,绿色金融议题是继续保留着,这在G20历史上也是比较少有的。但是名字从绿色金融变成了可持续金融,原因是因为可持续的范畴会更大,会更容易接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川普上台,在G20国家反对绿色的这样提法的国家就由原来沙特一个国家又增加了美国,然而美国的力量是非常强的,所以说为了让这个议题能够被更加的能够被接受,便把绿色金融改成可持续金融。

所以在G20的20多个国家,也出台了一些绿色金融的相关政策,那么还有一些地方在所有的绿色金融的发展中,所有工具中绿色债券是其中最明星的产品。很多国家都启动了本国的绿色债券,同时还有一些国家发行了他们本国主权的绿色债,从今年开始绿色熊猫债有可能会成为其中的一个大量。除了国家的多边的这种像G20这个层面之外,实际上还有一些国际的倡议。因为在G20的议题中,在2019年日本已经取消了绿色金融的议题,这里头有很复杂的政治的原因,但是取代了G20的议题之后有一个倡议是非常大的,就是央行和金融监管绿色金融网络,绿色金融网络现在已经有21个国家的央行和或金融监管机构,在这个里面他们起到了一个作用,就是要推动央行和金融机构去发展绿色经济,包括宏观的货币政策激励,现在中国作为其中最积极的国家在考虑绿色资产的风险权重的下降。像这样的措施如果能够出台的话,它事实上是可以大力的推动商业银行机构行为的改变。

当然这21个国家,未来可能成员国还会更多,如果说他们所做出的成绩推动力度很大的话,事实上它还有可能会改变我们下一步的发散性,所以说我们是非常期待这样的一个国际倡议。那么另外还有像全球绿色金融中心联盟,现在在中国深圳和上海是成为全国际的绿色金融中心,另外还有香港也是之一。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是我们IFC推动出来的就是和金融公司推动的可持续银行网络,现在有34个发展中国家,他们的银行业协会或者是银行业监管部门参与旨在推动发展中国家银行业的金融监管。另外还有一些比较普遍,可能我们在座的来自于机构的比较熟悉的,像赤道原则、还有一个责任投资原则是对于绿色投资的,那么还有可持续保险原则、可持续倡议等等。这些事实上现在在自律组织和类似于自律组织这样的一种形式中比较常见,就是很多很多的机构加入,加入进去之后就要遵循其中的原则。

这些原则其实在改变机构的行为上还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的。另外还有就是我们在多边中欧之间的一些合作,其中第一项工作是因为也是我们团队负责牵头,一个是中欧绿债标准的这一句话,在去年的17年和18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我们和欧洲投资银行一起分别发布了两个白皮书,对东欧的绿色债券的标准做出了一些比对,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在2019年的时候,欧洲投资银行就要在中国去发绿色金融债,他们想通过实际行动来向市场表明:现在中国和欧洲的标准,它有很大部分是统一的。当我们投向和在境外去发行债券的时候,我们会采用国际的标准;当他们在境内在中国来发行承包债时,他们是要采纳中国的标准,然后逐步的通过这种实践推进我们标准规定。

刚才是因为时间有限,我就简单的浏览一下国际的资金情况,当然我们国际还有中英、中法之间的合作,特别是中英之间。我们每年在“中英财经战略对话”底下有专门的研究我们是在参与提供,同时也是取得了非常多的成绩。对中国来说,中国也构建了一个非常全面的绿色金融体系。说实话,我本人我自己是非常自豪的。因为每当出去做国际交流的时候,当我介绍完了中国全面在推进绿色金融的时候,其他的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来自于政府或者监管部门的、金融机构银行的专家,他们都表示出对中国在这方面的尊敬和惊讶,也就是说中国居然可以在绿色金融方面如此全面的推动。我国指导意见中一共有35条,这里面其实方方面面包括定义,包括信贷、证券、保险、基金,还有环境权益交易、环境风险分析、地方之间和国际合作方面是非常全面的。建议大家熟读《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这里可能比较重要的一个就是说从顶层设计来看,我们从信贷、债券、碳交易还有保险、信息披露等等,事实上中国都已经在出台,或者说正在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

举个例子,就是因为绿色金融是由人民银行牵头,人民银行从2016年以来陆陆续续推出了很多的政策,包括去年把商业银行的绿色表现纳入到他们的宏观审慎评估考核体系之中,研究了MPA考核体系。还有就是也在思考要把绿色资产风险权重下降,同时还运用了一些中期借贷便利等等这样的一些货币政策这些措施来激励商业银行该表,能更多的去发放绿色信贷,或者说是发行绿色债券。那么还有像证监会、银保监会正在做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出台一个银行业和保险业机构的绿色行为的一个准则。所以说这些金融监管机构也是在不停的往前推动,包括银保监下的银行业协会要对这些银行做相关的评价。更早以前在12、13年的时候,它们出台了绿色信贷的统计体系等等措施。像我们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的这一原则,在去年的时候做了一个修改,目前证监会和两个交易所正出台一个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强制环境信息披露,甚至可能是ESG也就是环境社会和服务的体系。我们要打造一个政研学产投融媒为一体的绿色金融一体化的方案,这在每一个地市可能面临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可能会略有不同,但无非可能这几大类:一个就是要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另外就是要推动传统产业结构的转型,以及促进地方的绿色产业发展,还有城市环境品质的提高,所以围绕这些目标要纳入到我们整个年度的考核工作之中。

最后我想说,除了我们这个文件之外,在2019年我们还可以做一些创新性的业务,比如说像我们电子投资,像我们绿色票据,以及我们信贷的管理系统,还有我们今天改革试验区第二批的申报,与我们的管理信息披露等等这些方面,我想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那么在江苏我们也希望可以凭借专业的力量可以帮助到大家一起来推动历史中的发展,能够推动整个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谢谢!

附:

 王遥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剑桥大学可持续金融研究院研究员、牛津大学史密斯企业与环境学院可持金融项目咨询委员会专家、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教授、博导

025-58182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