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detailed information

绿色金融 引领产业未来

复旦大学绿金研究中心授权中研绿金院权威发布《绿金研究报告》摘编(19):长三角“40+1”城市群绿色金融发展竞争力研究

>2019-1-11

城市经济金融和生态环保进展(2017 年):

 

近五年全市生产总值 3066 亿元(初步核算数,下同),比上年增长8.9%;财政收入 558 亿元,增长 9%;固定资产投资 3342 亿元,增长 1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31 亿元,增长 12.4%;进出口额 63.8 亿美元,增长 12.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622 元,增长 9.4%;城镇新增就业 7.7 万人、登记失业率 3.4%;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7.7%;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近五年城市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2%,从五年前的 2 千亿元跃升到 3 千亿元,迈上新台阶。每年新增就业岗位 8.5 万个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左右。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平稳;经济结构和质量效益持续向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7.75%提高到 39.7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11.1%。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 32%,空气质量优良率在74%左右,PM2.5 年平均浓度从 2013 年的 78 微克/立方米下降到48.7 微克/立方米。

城市绿色金融发展概述(2017 年):

 

芜湖市绿色金融业务取得了积极进展。在加大绿色信贷投放方面,芜湖市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三大领域的资金支持,将金融资源配置向绿色产业倾斜,绿色金融占比不断提升,截至2017 年末,芜湖在节能环保相关领域的信贷余额达到 125 亿元。芜湖市金融机构积极提供绿色金融业务,运用丰富的产品体系,大力支持如长江干线污水处理和水域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城镇基础环境治理、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小排量及新能源汽车等众多项目类型。同时,芜湖市以银行绿色信贷为基础,综合运用多元化产品,不断扩展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绿色基金、绿色投资等新的业务领域。

城市绿色金融发展优劣势简析(2017 年):

 

制度政策发展滞后,市场活力表现突出,保障措施亟需加强。

城市经济金融和生态环保进展(2017 年):

 

2017 年镇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00 亿元,增长 7.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84.3 亿元,同口径增长3.3%;固定资产投资 2700 亿元,增长 4%。新增上市挂牌企业 31 家、股权融资 16.3 亿元,发行企业债券 340.5 亿元。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263”专项行动为抓手,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依法关闭违法违规企业80 家,关停化工企业 53 家,削减煤炭消费量 102 万吨。扎实开展长江“共抓大保护”行动,干流断面水质保持П类,长江非法采砂、江上过驳等专项整治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河长制实现全覆盖,完成金山湖、光明河、玉带河生态修复等 7 项重点工程;63 项水污染防治项目全部完成,关闭、搬迁禁养区内养殖场 795 家,20 个省级以上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 80%,5 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330 项年度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全部完成,火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改造全覆盖,全市PM2.5 平均浓度 52 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达标率 71.5%。出台《镇江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推进农业用地土壤污染详查工作。以低碳城市建设为抓手,整体推进低碳产业、低碳交通等“九大行动”。成功举办 2017 国际低碳(镇江)大会,成为全国首家“国家低碳计量试点城市”;应邀参加第 23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并举办“中国角”镇江主题边会,进一步扩大了低碳镇江的影响力。6 家企业创成国家首批绿色工厂;新建向家门等一批街头绿地;完成成片造林面积 1.12 万亩,林木覆盖率达25%;自然湿地保护率达 52.3%,赤山湖创成国家湿地公园。

城市绿色金融发展概述(2017 年):

 

镇江绿色金融业务取得了积极进展。在绿色信贷方面,交通银行镇江分行积极贯彻监管部门和上级行绿色信贷政策要求,通过加强绿色信贷管理,把环保理念贯穿于全行信贷经营管理中,切实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在绿色债券方面,镇江市丹徒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公开发行绿色债券不超过14 亿元,其中 7 亿元用于丹徒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园改造项目,7亿元用于补充公司营运资金。

城市绿色金融发展优劣势简析(2017 年):

 

制度政策有待提高,市场活力表现突出,保障措施发展落后。

 

未完待续

025-58182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