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金融 detailed information

绿色金融 引领产业未来

中研解读 | 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2021-3-24

图片

解读人员

周沈露  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顾   蔚  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院长

 

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并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图片
作为全球碳排放“大户”,节能减排无法一蹴而就,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无疑是一场硬仗。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数据,我国2019年碳排放总量是113亿吨,其中能源领域的碳排放是98亿吨,占比高达87%。目前,我国碳排放数据口径存在一定程度不一致,但国际能源署的统计数据基本可以反映我国碳排放的总体现状与结构性情况。在能源消费方面,我国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49.8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占56.8%,虽然较2019年煤炭消费占比略微下降,但是这说明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尚未根本转变,能源结构调整仍然迫在眉睫。在清洁能源发展方面,2020年我国清洁能源占比达到24.4%,比2012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均位居世界首位。清洁能源的大力发展表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的步伐已经加快,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碳达峰的时间规划远比发达国家有限,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图片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工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二是增加碳汇、发展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等,最终实现排放和吸收的平衡,达到碳目标。
图片
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建设、发展绿色金融,大力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等都是十分有效的路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要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完善能源“双控”制度,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价格、金融、土地、政府采购等政策,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从顶层政策对绿色金融进行统筹安排,保障相关工作和任务顺利推进,积极发展绿色金融。目前,我国绿色金融产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处在蓬勃发展时期,这与我国绿色金融支持政策持续加码不无关系。
3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圆桌会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了绿色金融体系与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对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资金需求,各方面有不少测算,规模级别都是百万亿人民币。而面对这样巨大的资金需求,政府资金只能覆盖很小一部分,缺口需要市场资金弥补,这就需要发挥绿色金融的支持作用,完善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以市场化的方式引导和激励绿色投融资活动。

图片 图片

在能源结构调整与体系构建方面,会议也提出要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重点行业领域要积极实施减污降碳行动,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发展。

图片

在应对气候变化、全球低碳转型的大趋势下,我国还处在经济发展迅速、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阶段,当前阶段的工作重点是由新增的非化石能源供应来满足新增长的能源需求,保证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基本不再增加,同时继续支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针对风电、光伏、水电、核电、分布式能源等各类能源制定相应的发展方向,并将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加快电网智能化改造、积极扩建新建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清洁能源比例的提升。另外,化工、交通、建筑等重点工业行业要加强源头治理,持续提升新基建能效水平,加强监管、注重技术创新。工业行业创新转型升级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但从长期来看,高耗能、高碳排放的产业唯有进行技术创新,实现低碳转型和技术升级,未来才会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力,才能在整体能源结构调整工作上起到积极作用。
图片
在碳吸收方面,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发展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等是增加碳吸收的有效途径。在生态碳汇能力提升方面,会议强调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相对能源革命而言,增加碳吸收和碳补偿的路径非常多,涵盖的细分行业也更加庞大,森林、海洋固碳是重要的途径,生态修复、污染物排放处理等也属于其中。在国家总体布局层面,“十四五”基本生态建设目标确定,力争到2025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国家林草局副局长刘东生表示,随着森林面积的扩大和森林蓄积量的提升,未来5年、10年,更长的时期,森林碳汇还将逐步提高,在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当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日常生活方式层面,要积极实施节能、节水等行动,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推进全民生态环保习惯的养成。

图片 

另外,除了自然生态碳汇,提升人工碳汇也是增加碳吸收的一个重要手段。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我国实现碳目标技术组合的重要部分。国际能源署(IEA)研究报告指出,CCUS是唯一能够在发电和工业过程中大幅减少化石燃料碳排放的解决方案,预计至2060年全球累计碳减排量的14%来自CCUS,到2100年CCUS的减排贡献达32%。在我国能源需求仍然庞大的背景下,应加快制定CCUS发展规划和相关财税补贴激励政策,为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供政策保障和强大支持。
图片
习近平主席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时曾提出“现在,我国发展已经到了必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过程中,要继续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努力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更是新时代的新主题。

图片

 

 
 

免责声明:

本篇解读由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撰写发布。本篇解读中的信息均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中研绿金院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何保证。

本篇解读仅为解读出具日的观点和预测。该观点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在不同时期,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可能会发布与本篇解读观点和预测不一致的中研解读系列

 

图片

025-58182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