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新闻动态 detailed information

绿色金融 引领产业未来

专家观点 | 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

>2022-4-01

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是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变革的重要内容,更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重要支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江苏是经济大省、碳源大省,实现双碳目标,尤其要重视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构建。
打造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意义重大
今年的江苏省两会上,省委书记吴政隆明确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中加快建设‘美丽江苏’”的战略要求,而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是实现这一总体安排的关键举措。
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是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现江苏经济增长动力变革的关键引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我省产业结构偏重问题突出,部分行业单位产品的碳排放量高,未来对外经贸受碳关税影响大。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将有效提升单位碳排放产出效能,助力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脱钩,实现更具可持续性、包容性和韧性的绿色低碳发展。
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是发展壮大绿色产业、厚植江苏实体经济优势的内在需求。通过开发清洁能源、引入绿色产业技术,构建绿色低碳产业链体系,助力我省打造世界级绿色产业集群,让特高压设备、晶硅光伏、风电装备、智能电网等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位势和能级得到新提升,并由此带动绿色主题的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加速布局,积极支撑江苏实体经济内涵发展。
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气候变化高效能应对双赢的有力抓手。“十四五”时期是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控碳降碳为重点的关键时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有助于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生产流通体系,有助于优化体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特征的国土空间布局,有助于整体提升森林、农田、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从而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片把握构建绿色低碳创新体系的着力点
绿色低碳技术涉及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总体部署、涉及国土空间整体布局、涉及自然生态系统格局特征,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技术难点。要让绿色低碳技术在推进我省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关键支撑作用,需要把握好“五个着力点”。
一是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力。针对高碳能源结构转型的迫切需求,进一步强化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攻关,在大规模储能、分布式能源系统集成、新一代光伏、新型电力网络、干热岩开发利用等产业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新型高效率风能利用、先进生物质能、第四代核电关键零部件及控制系统、先进储能系统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力争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绿色低碳技术的策源地。
二是培育零碳未来技术生产力。针对现有技术基础研究及技术研发优势,进一步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端产业发展,支持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氢能、增材制造、量子通信、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区块链等绿色未来产业抢占技术制高点。推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产业前期导入,探索面向碳中和的零碳、负碳技术试点和产业化示范,推进建设一批“近零碳”园区和工厂。
三是强化能源绿色转型推动力。针对供应、消费及固碳端能源技术革新需求,在供应端,以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的组合优化为目标,积极开展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下一代核电、智能电网、特高压和超导等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在消费端,着力提高能效和单位碳排放效能,持续深化工业生产、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农业农村、商贸流通等重点领域节能技术。在固碳端,探索推动火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等大型排放源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研发和示范。
四是夯实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支撑力。结合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及环境治理工作,优化城乡减污降碳的技术与空间协同,主要是针对农业生产及土地利用碳排放控制需要,开展农业绿色投入品创制、化学肥料与农药减施增效、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陆地系统生态修复增汇等关键技术研发;针对绿色低碳建筑发展需求,推进绿色城乡建设技术集成示范应用,加快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和农村建筑中的应用,提升农村用能电气化水平。
五是激发绿色低碳创新创业生命力。注重营造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创新创业环境,培育一批绿色低碳领域的创客和“专精特新”小微企业。探索举办国际或国家级绿色低碳产业技术专业赛事,吸引国内外优秀绿色低碳创业团队及初创企业到江苏发展,推动解决绿色低碳技术原始创新能力较为薄弱的问题。支持省内科研院所自主研发,健全完善绿色低碳科技奖励等激励机制,全方位激发绿色低碳创新的活力。
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的路径
近年来,江苏全面促进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美丽江苏图景正在逐步呈现。但也清醒认识到,全省绿色低碳转型任务仍然艰巨繁重。我们要进一步加快科技和产业创新步伐,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支撑江苏未来低碳发展的竞争优势。
加快绿色低碳领域创业创新主体培育。强化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原始创新能力建设,引导创新要素集聚,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国内外领先、规模与品牌位居国内或世界前列、引领绿色低碳技术跨越发展的行业领军人物。支持建设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推进建立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联合体,加大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着眼全球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前沿地区和人才聚集地,联合开展重大技术研发,深度融合全球绿色低碳创新资源。依托海外人才驿站,推进江苏和省外、国外人才、智力、技术、项目的交流合作。
构建重大创新合作载体。加快建设基础前沿创新平台,强化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载体培育。聚焦绿色低碳技术领域,整合、优化现有研发优势和技术基础,积极鼓励创建国家级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等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一批省级绿色低碳创新平台和基地。支持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扬子江生态文明中心、太湖实验室等相关机构发挥研发创新组织的龙头作用,集成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的科学研究力量,布局建设一批产学研用联合创新中心。围绕新型能源、节能环保、减污降碳等领域,布局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持续增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能力。
加快先进低碳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充分利用已有政策、省内和国家专项资金等支持重大绿色低碳科技成果市场化应用和规模化推广。打造绿色低碳循环专业孵化器,并积极推荐我省绿色低碳技术纳入国家绿色技术推广名录。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产品推广应用,重点建设高效光伏、深远海风电、生物质转化、微电网、氢能、储能等示范工程,形成江苏在绿色低碳制造和服务领域中的领先优势和技术锁定效应。依托城市、园区孵化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打造产业配套能力强、集成创新活力高、创业环境好、辐射带动强的绿色低碳未来产业。加强绿色低碳技术跨界融合创新,将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与传统工业耦合,引领生产方式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025-58182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