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新闻动态 detailed information

绿色金融 引领产业未来

张军涛:机遇与挑战并存,多方携手共答“双碳”考题

>2022-6-17

近日,中国经济信息社《碳路领航者》栏目特邀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军涛分享碳中和专委会在助力中国“双碳”目标达成之路上的实践与体会。

机遇与挑战并存,多方携手共答“双碳”考题

——《碳路领航者》专访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军涛

我国ESG及“双碳”发展之路,承载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意义重大而深远。然而,当前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仍然存在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既要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防范风险,又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特别是减污降碳与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安全和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这就需要政府与行业、企业间加强协同,不断完善绿色低碳市场体系,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和用能权交易市场建设。

近日,中国经济信息社《碳路领航者》栏目特邀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军涛分享碳中和专委会在助力中国“双碳”目标达成之路上的实践与体会。

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军涛

2021年5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部署目标,经中国节能协会理事会批准,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简称:碳中和专委会)在中国节能协会碳交易产业联盟的基础上成立。自成立以来,碳中和专委会积极助推国家“双碳”目标,已成为国内碳交易行业的资深权威专业协会组织。

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

问:碳中和专委会作为服务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专业组织,对当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有何认识?

张军涛: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也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政策工具。自2013年起,我国相继启动了北京、上海等7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在试点基础上,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于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上线交易。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截至2022年5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1.93亿吨、84.19亿元。总体来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健康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下一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持续完善配套制度体系,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进一步促进平稳有效运行和健康持续发展。

如何更好地发挥碳交易市场的作用

问:就如何完善绿色低碳市场体系,充分发挥碳排放权、用能权、排污权等交易市场作用,引导产业布局优化,请谈一下您的理解和建议。

张军涛:市场化是推动我国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例,如要充分发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倒逼减排作用,除完善配套制度、逐步扩大交易行业范围、参与主体和交易品种多元化、完善配额分配管理外,还需完善碳交易法治体系并尽快将碳汇交易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健全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另一方面,绿色电力交易与绿色电力证书交易、碳排放权交易将长期并存。然而电力交易中的重要组成绿电和绿证交易未来可能会和CCER(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中国核证减排量)存在重复计算。因此,低碳市场要做好电碳协同,建立分割市场,避免重复计量。用能权交易市场从用能源头把控,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2021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提出,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这一转变需要从两个方面去看,一方面是对地方,地方政府在制定目标时,可以根据经济发展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避免出现“运动式”减碳和“一刀切”。另一方面是对企业,企业可以避免因能耗指标“超标”而遭到用能限制。当然,这个转变只是一种更加弹性的能耗管理方式,并不意味着高耗能行业可以“高枕无忧”。

“两个服务、一个引导、一个创新和一个合作”

问:专委会在“双碳”领域已经取得了哪些创新研究成果及实践探索经验?

张军涛:专委会为各相关单位搭建开放的交流平台,在“两个服务、一个引导、一个创新和一个合作”上狠下功夫,服务好国家职能部门做好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服务地方政府做好一揽子碳中和解决方案。引导企业摸清自身排放“家底”,预测节能潜力,提出技改措施,科学制定减排目标,为“双碳”目标贡献企业力量。创新能耗项目评价体系,建立能耗指标转换方法,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低产能的落后项目,鼓励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围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领域布局一批前瞻性、战略性、颠覆性项目,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举办大型论坛、交流沙龙等活动积极促进各方交流合作。

三方面建议推进地方政府碳中和

问:我国在推进和落实“双碳”整体目标的过程中,会面临哪些问题与挑战?作为国内碳交易行业的资深权威专业协会组织,专委会是如何协助地方政府做好碳中和一揽子解决方案的?

张军涛:碳达峰碳中和不是我们的选择题,而是必做题,碳达峰目标完成之时也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实现了脱钩和我国步入了生态文明时代。我国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我国的碳排放基数大,减排时间紧,制约因素多,化石能源在整个能源消费里面占据了半壁江山,人均碳排放量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6%。此外,我国还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迅速发展的阶段,经济对能源的依存度高。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传统能源富集的地区,仍将存在着发展惯性和投资路径依赖。

同时,我国推进和落实“双碳”整体目标过程中的优势也比较明显,如制度优势、资源优势都为我国双碳目标的如期达成,甚至提前实现提供了保障。

地方政府在做好碳中和一揽子解决方案时,应遵循三个方面:第一,要和国家步调保持一致,快不得慢不得,不搞“运动式”“一刀切”,要根据本地资源,合理规划碳中和一揽子方案。第二,要处理好减排与发展、能源的立与破、产业项目的上与退,因为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第三,要完善支持政策,地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早日实现需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共同发力推动。

引导企业科学减排、合理开发碳资产

问:企业在推进节能减排、绿色低碳转型中,会面临哪些风险?专委会是如何助力企业提升碳减排和碳资产管理能力,开展中长期绿色低碳发展规划的?

张军涛:风险与机遇并存。未来,零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要普及到中国的所有地方、所有产业。重点减排行业会面临新建投资项目要纳入管理范围、产能天花板、长远资产搁浅、企业声誉、人力资源等一系列风险。无论企业管理面临怎样的风险挑战,最终的结果都是企业的经济效益要和碳排放实现脱钩,使他们的整个生产经营更符合未来低碳的需要并更有韧性。专委会要做好“一个引导”,即引导企业科学减排和合理开发碳资产。碳资产未来也将成为衡量企业价值的核心资产组成。企业作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的主要交易对象,需认真摸清自身排放“家底”,预测节能潜力,提出技改措施,科学制定减排目标,为“双碳”目标的达成贡献企业力量。

加强“双碳”目标传播推广,领航全社会节能减碳之路

问:专委会如何面向全社会,传播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标、推广绿色责任理念、引导大众低碳消费、提高全社会节能减排和低碳意识?

张军涛:专委会自成立以来,先后组织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论坛、碳中和博鳌大会、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交流会、中国节能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分析会、碳交易公益沙龙、ESG投资峰会、区块链交流会等十余场高规格、专业型论坛和“碳达峰碳中和系列知识”公益大讲堂。同时,专委会也积极参与国际间交流,组织召开“2018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4系列报道二)践行工业低碳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论坛、组织参加“COP25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边会”活动,与国际铜业协会、国际排放贸易协会、GIZ、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英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建立良好的交流机制,积极将中国低碳经验向国际推广。据专委会秘书处不完全统计,专委会“双碳”知识传播近亿次。

最后,张军涛表示,“双碳”战略的实施是贯穿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协会、企业、人民群众等多方共同努力。只有长期坚持战略定力,同时务实解决短期面临的现实问题,才能更好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共同答好“双碳”考题。(刘之微)

025-58182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