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detailed information

绿色金融 引领产业未来

地方实录丨联合国网站首发广州可持续发展报告,向全球分享中国城市绿色发展经验

>2021-3-02

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共识。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正式通过了由联合国193个国家共同签署的《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简称《2030议程》)。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等重要场合多次强调,可持续发展是破解当前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中国将与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推动《2030议程》,一道携手开辟崭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8年以来,全球多个知名城市启动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地方定期评估和自愿陈述工作,报告当地可持续发展进程与经验。2020年2月,广州率先积极响应,启动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地方自愿陈述工作,并在2020年联合国高级别政治论坛分论坛上分享了广州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经验。《报告》编制中落实了《2030议程》的重要原则——不让一个人掉队,深入企业、社区访谈调研,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广泛向全社会宣贯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咨询了多家国家级智库、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意见。近日,《活力 包容 开放 特大城市的绿色发展之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广州地方自愿陈述报告》(简称《报告》)在联合国官网可持续发展目标专栏全文发布(报告网址:https://sdgs.un.org/topics/voluntary-local-reviews)。广州成为中国第一个在联合国网站发布该报告的城市。

广州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地方自愿陈述报告,向世界介绍我国特大城市推进公平、多样、包容和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向全球城市分享绿色发展的“广州经验”,既体现了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在绿色发展之路上坚实奋进的自信与责任担当,又以国际话语体系讲述“广州故事”,展现了广州推动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新做法、新成效。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广州注重以可持续理念统筹城市发展。在编制《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8-2035年)》中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建设美丽国土空间,推进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治理为规划导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度关注特大城市绿色转型进程中的关键议题,统筹优化空间资源要素配置,为广州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和空间保障。

《报告》展示了《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8-2035年)》响应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总体情况,规划愿景与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高度契合。一是聚焦构建“美丽国土,空间格局”,坚持国土开发与资源承载力相匹配,统筹安排生态、农业、城镇空间,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推动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从“扩张型”向“调整重构型”转变,以城市更新促进市域国土空间价值重构。二是全力打造“繁荣开放,国际都市”,以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战略基点,以科技创新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强化广州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城市地位。三是保护建设“岭南魅力,文化名城”,保护和展现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结构,传承文化根脉,复兴古代、近代传统中轴线,推进历史城区有序疏解。促进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培育创新文化簇群。四是突出建设“包容共享,幸福家园”,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可持续城市和社区,健全住有宜居、幼有善育、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弱有众扶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五是保护建设“云山珠水,吉祥花城”,以流域统筹山水林田湖海系统保护与治理,推进生态修复,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城市发展的低碳转型,提高多种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打造安全韧性城市。六是着力推进“岭南田园,乡村振兴”,推动富民兴村产业发展,发展都市农业,保障粮食安全,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现城乡统筹融合发展。

同时,《报告》重点围绕教育(SDG4)、水环境(SDG6)、产业创新与基础设施(SDG9)、城市和社区(SDG11)、陆地生物(SDG15)等目标领域,以详实数据和精彩案例介绍和展示了截至2019年的广州可持续发展经验,反映了广州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转型的阶段性特征,并展现了广州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良好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近年来,广州坚持可持续发展,以空间规划为引领,取得了一系列实践成效:

在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加大城市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力度,修复受损生态系统,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实施白云山“还绿于民”工程,通过拆除违建及环境整治进行生态修复,完成复绿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新增和改造绿化面积 17 万平方米。建成6.2公里“云道”,串联城市自然山水与城市公园,以“低干扰轻介入”的方式打造可游可赏可玩的空中步径,为市民提供更多、更优的绿色空间。积极推进海岸带生态修复,实施南沙区虎门大桥北侧海岸线整治示范工程,通过沙滩换沙修复、堤防绿化、红树林种植等方式,整治超过4.4万平方米的生态环境,将受到侵蚀的海岸修复成为兼具生态与游赏价值的滨海公园,打造近1公里的靓丽海岸风景线。持续开展海珠湿地品质提升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保护11平方公里万亩果园,恢复垛基果林湿地风貌,修复感潮河网,营造良好动植物生境,为大量珍稀鸟类提供重要的觅食停歇地和栖息繁衍地,鸟类从2011年的70余种增加至约180种;海珠湿地获得了联合国人居署、国际湿地公约等国际机构的高度评价,并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会员单位的国家湿地公园。

 

来源:广州日报

025-58182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