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新闻动态 detailed information

绿色金融 引领产业未来

邱慈观:矿业ESG知多少

>2022-9-27

矿业是个老行业,历史渊远流长,出現于古代埃及人、希腊人及中国人的生活,呈现于博物馆的煤雕、炭画、金编钟、青铜器和铁标枪。矿业经营一般依据自然资源分成五类,分别是油气、煤、金属矿、非金属矿及辅助性活动。各种矿业的工艺制程都包括勘探、开采、冶炼、加工等步骤。

金属矿涵盖金、银、铜、铁、铝等,在碳中和时代,它们站上了新舞台,为新能源技术所不可或缺:各种发电和储电技术都要用铜,太阳能光伏板主要由铝构成,而储电设施必须用到石墨、锂、钴和镍等多种矿物。

但矿业同时是高碳排、高环境影响行业,常被归在高度应对气候变化之列,而一些简单的统计数字就足以表明矿业所面临的环境挑战。

首先,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依据麦肯锡公司,从矿业的范围1及2碳排放看,其全球碳排放占比为4-7%,其中来自采矿、运营及用能的碳排放占1%,煤矿的逸散性甲烷排放占3-6%。当将范围3碳排放纳入时,矿业的全球碳排放占比跃升为28%,因为这部分是来自于主体上下游的价值链排放,其中除了燃煤的碳排放外,还包括钢铁、光伏板、锂电池等含矿成品的碳排放。

其次,在能源消耗方面,矿业的能耗占比为全球能源总量的11%,属于高能耗行业。

第三,在水资源方面,矿业不仅用水量大,同时也在水资源紧张地区运营。矿物的开采、除尘、设备冷确、处理及加工都需用水,矿业和工业合计的水消耗量占比更高达20%。另一方面,嘉能可、淡水河谷、必和必拓等全球最大的六家矿业公司,其70%的项目都在水资源紧张地区运营。另外,全球最主要的铜产国智利,目前其产区中的80%已挂上”水资源高度紧张”标记,而这个比例在2040年将进一步上升到100%。

01哈佛案例中的矿业ESG挑战

矿业有很多ESG争议,包括生态破坏、水源污染、噪音干扰、尘埃弥漫、温室气体排放、入侵原始自然区、剥削劳工、争议矿产、社区冲突、矿场崩塌、矿工健康损害等。

哈佛商学院案例库收集了不少矿业案例,其中一些以财务及运营问题为主旨,但更多是以ESG挑战及相关解决方案为主旨。

在社会挑战方面,"力拓公司和蒙古OT矿区: 社区合作协定"一案,以矿业面临的社会挑战为旨,讨论力拓公司如何维护原住民权益、降低环境负面效果,以获取社区认可。"阿哥尼可老鹰矿场:在加拿大北部保留原住民劳工"一案,也以社会挑战为重点,探讨矿业公司应如何优化劳工结构和维护北极因努特人的工作权。

在环境挑战方面,"加拿大黄金矿业公司:刚果金矿开采的可性续发展融资"一案,以矿业面临的环境挑战为旨,探讨如何以可持续方式开采金矿及相关资金的募集。"绿色黄金公司:创新式可持续采矿方案"一案,也以环境挑战为主旨,探讨如何设计ESG友好型的采矿方案。

在公司治理方面,"鲍尔森公司:黄金行业的积极股东主义"一案,以矿业面临的公司治理挑战为重点,探讨黄金公司的股东参与和治理改善问题。"巴里克黄金公司: 将ESG纳入高管绩效计分卡"一案,更将矿业的ESG和人力资源制度結合,探讨如何设计高管薪酬,以对ESG绩效形成合适的激励约束机制。

02矿业高管看ESG风险

除了哈佛案例外,矿业高管直接面对行业的ESG冲击,感受更深。

毕马威从2013年开始,以全球矿业公司高管为对象,每年对于行业风险和机遇进行调查,并发布矿业全球展望报告。在过去多年调查里,商品价格、矿资源渠道、资金渠道,合规成本及政治稳定性等风险一直居主导地位,但情况从两年前开始改变。

在2021年的调查里,ESG风险首度与财务及运营风险并驾齐驱,出现于榜单。在此,ESG风险主要为环境风险和社区关系风险,前者反映矿业高管对气候相关法规的忧虑,后者反映社区对矿业在当地运营的排斥。2022年的调查结果更表明,ESG已经超越财务因素,成为矿业高管的首要关切。

特別是,2022年的调查结果指出几个新现象。首先,传统上一直被矿业视为命脉的商品价格已在风险榜单上降为第二名,由环境风险取而代之。其次,前三大风险里的环境风险和社区关系风险都与ESG相关,而前十大风险里竟有半数与ESG有关。第三,人才风险跃上榜单成为新关注,而所需的人才领域大多与ESG有关,涉及环境科学、水资源管理、数据分析、社区关系管理、自然遗迹管理等。

更具体地,2022年接受调查的矿业高管里,其中72%认为,未来三年ESG将持续是矿业的重点关注,并预期这会带来重大的商业模式改变,包括以新技术降低碳排量。更有84%的高管表明,矿业公司为时势所趋,未来不能再只用财务来界定回报,而须兼顾财务回报和社会回报。这同时表示,矿业必须跟上时代,跳脱出股东优先视角,而将政府、员工、社区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纳入蓝图,以更全面的视角来看待企业的社会价值创造。

ESG议题对矿业的重要性跃升,无疑凸显了社会预期的改变。过去十多年里,矿业虽已针对社会期许做出不少改变,包括加强环境合规性、提高安全标准、优化残渣管理、改善社区关系、恢复矿区生态等,但碳中和目标再次提高了要求,使矿业面临更多挑战。

譬如,在面对更高的ESG要求时,矿业公司需要多种新技能人才来帮助推动商业模式的创新,其中包括矿场5G网络建设、应对气候变化、智能安全设施规划、ESG策略管理,以及采用负责任的开采方法。但矿业是个老行业,一向被挂上保守的标志,在和其他新兴行业竞争时,不易吸引人才,从而面临人才匮乏的挑战。

03矿业的ESG回应

当然,挑战有正面意义,能促使企业反思,寻求改善之道,以获取社会认同。因此,面对与时渐增的ESG标准所带来的挑战,近年来矿业公司有不少改变。

首先,矿业公司的ESG认知大幅提升,已明确理解法规要求只是最低标准,在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趋势下,更多项目须被纳入矿业的可持续发展议程。这同时表明,更高的ESG标准会驱动矿业公司变革,以制订新战略、开发新技术及推出新产品来回应。

其次,对于社会要求更透明的ESG信息,矿业公司以建立清晰的ESG策略、设计可度量的ESG指标、进行ESG绩效披露、提供相关验证报告等予以回应。

譬如,毕马威以全球52国前100大企业为样本,针对可持续报告相关议题做调查,2022年的调查结果表明,矿业的披露态度积极,披露议题前沿,披露框架符合要求。更具体地,矿业的报告发布率高达80%,反映它为了获得社会认同而做的努力。矿业对于生物多样性丧失风险、气候风险等前沿议题的披露上,态度也比其他行业积极,其比例分别达到51%和72%。在披露框架上,矿业采纳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小组建议的比例,仅次于汽车行业和油气行业,有些矿业公司甚至融入了采掘行业透明度倡议的披露要求。

第三,在气候行动方面,不少矿业公司积极面对,现阶段虽然未必能设定包括范围3碳排放在内的长期减排目标,但至少已经设定到2025年的短期目标。理论上,煤碳行业以外的其他矿业都可通过几层措施来达到完全脱碳,其中包括提高运营效率、使用可再生能源,以及矿地设施电气化。实践上,有些矿业公司已经开始行动,矿产冶炼流程使用可再生能源,矿地设施使用氢能电池,矿地搬运使用电动卡车等。相关案例不少,如必和必拓为两处铜矿签订了可再生能源合同、纽蒙特黄金公司的加拿大矿厂采用全电气化生产等。

第四,矿业相关的自律性倡议开始崛起,其中有的由矿业推出,有的由其他机构推出而与矿业合作,但无论来源,它们都以提高矿业的ESG实践为旨,以创造更可持续的未来。

譬如,由世界黄金协会推出的负责任黄金开采原则,从平衡黄金需求和供给的视角出发,为投资人、消费者和供应链厂商搭建了一个框架,表明负责任采矿行为的预期。该框架纳入了十项自律原则,其中有劳动权益、社区合作等四项属于社会维度,伦理行为、供应链管理等三项属于治理维度,生物多样性约束、应对气候变化等三项属于环境维度。

04碳中和目标下的新挑战

虽然ESG挑战存在,但新能源所需的矿种和材料特别多,因而各种测算都认为低碳未来会给矿业带来新机遇。譬如,有测算指出,电动汽车的铜需求是燃油汽车的四倍;有测算指出,2050年太阳能板的铝需求将高达1亿吨。

更具体地,世界银行从能源科技的角度,依据《巴黎协定》1.5摄氏度的气候情景,测算了未来金属矿的年度总需求。测算结果指出,为了满足清洁技术和储能需求,与2018年相比,2050年锂、钴和石墨等矿种产量必须增加五倍,达到35亿吨才够。这个数量还不包括来自技术相关基础设施的需求,其中有传输电线电缆、电动汽车零件等。

新能源技术的矿物需求自然会增加碳排量,也会带来负面环境影响。在此,矿物的材料回收和再生是降低碳足迹和环境足迹的方法之一,但回收品中的宝藏含量更不容忽视。依据一项联合国课题的计算,电子废弃物中的含金量是金石的40倍到800倍。固然,批量收集废旧矿物材料再将其与塑料等其他物质分开并非易事,但这同时带来了创新机遇。

然而,回收和再生所提供的关键矿物,并不能满足低碳未来的需求,新矿开采和制造仍属必要。因此,限制清洁能源转型所需之矿物的碳足迹和物质足迹,将形成双赢局面。

针对契机下的新挑战,许多机构都在寻求解决方案,而世界银行推出的气候智能矿业倡议即为其一。该倡议基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框架,对于可持续矿物的开采和制造提出解决方案,以确保双赢:一方面矿业能满足未来清洁能源技术的需要,他方面能降低相关供应链的气候足迹和物质足迹。此处关键有二。一是沿着清洁能源供应链上下各环节技术创新,其中包括矿物的勘探、开采、制造、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理。二是政府、工业和公民社会携手合作,分别在负责任的生产、消费,监督、赋能等环节扮演好自身角色。

所幸的是,虽然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矿种依赖度很高,但其相连的碳排放是化石技术的一小部分。在《巴黎协定》的2摄氏度情景下,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及储存技术所产生的碳排量,只是油气发电所产生碳排量的6%。在此,矿业作为低碳能源转型的赋能者,任重道远,必须以创新来降低生产所需的水、能源、土地及相关的环境影响,引领人类迈向低碳未来。

025-58182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