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新闻动态 detailed information

绿色金融 引领产业未来

安国俊:激励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低碳产业及转型技术领域

>2022-10-14

编者按:7月12日,由商道融绿主办,亚洲投资者气候变化联盟(AIGCC)联合主办的2022年中国责任投资论坛夏季峰会在北京线上成功举行。峰会探讨了我国发展转型金融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China SIF副理事长、人大重阳客座研究员安国俊博士为峰会做总结发言。

  以下根据发言内容整理。

  激励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低碳产业及转型技术领域

  安国俊

  2022.7.12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嘉宾:

  下午好!非常高兴大家百忙之中出席中国责任投资论坛夏季峰会。

  今天各位嘉宾精彩纷呈,对转型金融和绿色发展提出了非常精彩的真知灼见。我们知道,在我国“双碳”目标的实践路径中,推动绿色金融、转型金融、责任投资、ESG与可持续金融的协同发展至关重要。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也推进了经济全面转型,规划了系列碳达峰碳中和的路线图。纵观全球市场,在可持续金融、转型金融、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绿色基金和碳金融方面,多数大型金融机构已经建立了以ESG为理念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中,绿色金融、影响力投资、可持续金融、资本向善为更多的国家和市场重视和提倡。

  2022年,新冠疫情对整个全球经济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无论是增加政府引导基金应对社会突发事件的灵活性、金融支持相应的绿色发展、金融政策拓宽企业融资途径,还是加强绿色财政和绿色金融协调机制的研究、金融助力科技发展,以及金融助力就业等,这些都离不开绿色金融的发展以及责任投资的力量。

  今天各位嘉宾的分享,立足政策驱动、激励机制、产品创新、金融工具等不同方面,涵盖了责任投资、转型金融、可持续金融等领域,对我们将来的工作有非常多引导性的作用。

  今年,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也在推动ESG投资指标体系构建,今天峰会也请到了汪义达主席来分享。我们可以看到,“双碳”目标从高碳向低碳的转型迫在眉睫,绿色基金、碳中和基金也成为央企在推进“双碳”目标进程中的一份责任。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以及绿色低碳城市发展和绿色金融国际合作,都需要不断创新。多元化的投融资结构以及转型金融的发展至关重要。

  今年6月银保监会印发了《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6月3日,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IPSF)发布由中国人民银行与欧盟委员会相关部门共同牵头完成的《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更新版)。这些对于有效降低绿色金融产品实例的成本,促进绿色资产的跨境流动,起到了非常有力的推动作用。

  同时,绿色金融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包括ESG信息披露亟待加强、ESG相应的专业人才的匮乏,以及统一信息披露标准的问题等等。未来我们也希望能够去细化绿色投资ESG体系、绿色金融和相关的框架、践行绿色投资的原则、推进ESG和绿色金融、可持续金融的协同发展,以及完善相应的绿色产业项目库等等。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转型金融。一方面,转型金融要增加绿色低碳产业和城市发展的投入,要完善宏观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1+N”政策体系的协调机制,发挥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作用,加强投资、金融财税、工具创新,完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引导调节。

  另一方面,应该引导社会资本流向支持环境改善和气候变化的活动,去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绿色基金和绿色投资为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我们也需要发挥责任投资的力量,发挥社会和智库的力量,重视投后管理,提升影响力,完善碳定价机制,量化相关风险,建立行业标准等等,系列基础设施框架的完善和搭建,有效围绕“双碳”目标构建我国转型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路线图。

  另外,也应该加强绿色投资网络体系的建设,包括社保基金、养老金、绿色基金、气候基金、保险基金、政府引导基金、金融机构、社会公益基金、碳基金、碳中和基金等,去践行绿色投资原则。

  从未来看,目前我们将与商道融绿一起做绿色基金助力“双碳”路线图等研究,包括ESG投资框架。今年推出了气候投融资试点,气候投融资试点应该和绿色金融改革试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衔接,推动绿色投资管理能力建设,增强支持自身的绿色转型。应该从机制创新来引导民间资本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投资,构建气候投融资信息披露和风险管控体系。

  此外,去年以来,碳中和基金得到了飞快发展,碳中和基金、绿色基金和气候基金可以协同推动我们的试点,及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发展。我们要结合相应区域发展特点和产业情况,绿色金融、低碳发展区位和技术等,对我们未来“双碳”目标路线图和实施方案进行统筹规划,建立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协调机制,引导绿色低碳转型。

  展望未来,绿色金融制度框架、激励机制和配套措施需要去完善;保险、养老基金、长期资本也要投资于绿色技术创新;ESG绿色投资助力“双碳”目标的管理体系,需要去不断完善;地方试点,包括绿色金改和气候投融资试点,从顶层设计到地方落地也要不断完善;绿色投资推动碳市场的发展,带动长三角、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有效搭建绿色影响力生态圈,推进转型金融;绿色项目和绿色企业的评价标准,以及绿色基金来助力投资组合中的碳足迹。这些都是我们在未来发展中需要不断创新和努力的。

025-58182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