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去年确立的“30/60双碳”目标,不仅明确从国家层面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了国家战略,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发展和转型要求。那么,企业应该如何理解“双碳”目标的本质?又应采取何种措施来应对转型,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双碳”目标的落地?
前不久,红杉中国投资合伙人、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参加了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并发表了主题为“碳达峰碳中和,企业发展转型的机遇和挑战”的主旨演讲。他指出,碳中和的本质是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的一种发展模式的转型,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既是响应《巴黎协定》对所有国家的要求,也是出于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需要认识到的是,双碳目标的实现是一场持久战,不可一蹴而就,也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但其中确定的一点是,创新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最关键因素。
“面对碳中和这一场伟大的挑战,我们要忘掉‘不可能’,不可能就是一种机遇,是创新者的责任,创新企业的责任就是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红杉中国投资合伙人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
碳中和的本质
是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的转型
2015年的《巴黎协定》达成了把全球温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为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而努力的一种政治共识。其宗旨主要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的总量稳定,这就要求人类在经济活动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要与大自然吸收的温室气体相平衡。气候变化相关的文件试图规范全球的环境秩序,也可以理解成把发展放到环境保护的笼子里,为发展划一条生态的红线,但它并不具备强有力的法律约束力,应对气候变化更多是自觉的行动、自主的贡献。
李俊峰指出,气候治理是用转变发展机制的方式推动各国进行发展转型,碳中和的本质是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的一种发展模式的转型,每一个国家进行这种转型,既对全球做出贡献,也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因为资源推动型的发展模式依赖的是资源,随着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源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稀缺,成本增加,发展的后劲就会不足。技术推动下的发展模式依赖的是技术,技术是不断进步的,并且可以积累、叠加,发展的内容可以不断更新,发展的成本可以不断下降。最关键的是,资源是先天决定的,而技术没有有无之分,只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只要努力,落后者可以力争先进。时至今日,技术的发展能让经济、能源、资源脱钩,这就是碳中和理念提出的技术基础。
我国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李俊峰指出,我国一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参与者、贡献者和领导者,早在90年代就派出了谈判团队、研究团队参与制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起推动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达成,并相继颁布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来应对气候变化,为后来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进入新时代,中央作出了关于尽早碳达峰、碳中和的政治决策,推动了《巴黎协定》的达成,并不折不扣地履行兑现自主贡献的承诺,引领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正确方向。我国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的过程中考虑了两个方面。首先,《巴黎协定》要求所有国家在2020年向联合国提交关于本世纪中叶国家低排放发展的国家战略,由于新冠疫情,这一要求推迟到了2021年,也就是去年的格拉斯哥峰会,130多个国家作出了碳中和的承诺。此间,我国也向联合国提交了面向本世纪中叶的国家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不仅是满足《巴黎协定》的要求,更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的内在要求。
李俊峰表示,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问题不断进行吹风,让各方提高认识、提高站位,不断推动能源转型和发展转型。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双碳目标之后,中央的一系列会议进行了紧锣密鼓的部署;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也发布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这些都对我们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出了纲领性的意见。目标确定后,各方行动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后续的中央会议上也都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回顾、评价、纠偏等,未来预计双碳工作能够稳中求进地积极开展。
双碳目标是一场持久战
要不忘创新者的责任
碳中和是全球共同的目标,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标,美国、欧盟、日本的目标是2050年碳中和,印度是2070年碳中和,我国是2060年碳中和。李俊峰指出,碳中和是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希望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大自然吸收相平衡,温室气体绝大部分是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能源系统转型是一个首当其冲的任务。能源转型的目标是用可再生能源或非化石能源取代化石能源,由于非化石能源主要的存在形式是电力,所以能源转型也是一个再电气化的过程。工业、建筑、交通都要把用能形式变成以电为主,也就产生了这些行业的再电气化过程,并且伴随着相应的新技术的出现。
李俊峰指出,碳中和的目的是推动人类实现低排放发展,从温室气体来看每人最终排放3吨左右,还需要减排5吨;从二氧化碳来看每人最终排放2吨左右,还需要减排3吨。总体来看成本不高,按照欧盟的碳价100欧元计算,每人减排成本也不超过500欧元。现在来看,也许代价不小,但与我国2050年全面现代化的经济水平相比较,这一代价的付出是可以承受的,这是实现碳中和的经济基础。
全球的碳达峰时间是2025年,我国是2030年,比全球目标晚了5年,碳中和目标比发达国家晚了约10年。李俊峰指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5年、10年的时间差距不足以弥补我国在发展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所以无论是发展还是减排,我国的曲线都会比发达国家陡峭得多,难度也会比发达国家大得多,这就需要加倍的努力。应该看到,我国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这是我国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的一个重要机会。我国应该有信心用30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50年到70年的碳中和历程,这既是政治意愿,也是责任担当。
碳中和目前还存在较多不确定性。首先,在科学上具有不确定性,气候变化研究还有分歧。尽管如此,可持续的低碳发展有益于人类没有太多分歧,尤其是转变发展方式,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已经是大势所趋。另外,还有政治上的不确定性,特别是美国,党派分歧不仅影响到美国国内,也影响到其他国家。不过,即使存在不确定性,但其中确定的一点是人类发展必须告别资源推动的模式,走向技术推动的模式,创新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最关键因素。
李俊峰表示,对于我国的双碳目标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同时要认识到它是一场持久战,不能一蹴而就。要把握碳达峰、碳中和的实质,不忘创新者的责任,着重做好几个统筹——统筹国际和国内、减排和发展、短期和长期、转型和安全的关系等,在发展转型的过程中要保持能源和粮食供应的稳定和安全,做好民生兜底的保障。
企业要提高认识,研判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模式,以及应对措施。企业要准确理解碳中和的核心任务,特别是要做到通过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来推动高质量发展,尤其是要努力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城乡绿色低碳发展建设和运营,要发展智慧经济、智慧能源系统,特别是智慧电力系统,这是实现碳中和重要的技术基础和物质基础。所以,每家企业都要有通过创新解决所有问题的决心。
“面对碳中和这一场伟大的挑战,我们要忘掉‘不可能’,不可能就是一种机遇,是创新者的责任,创新企业的责任就是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我们要推动技术的创新,朝着理性、合理和健康的方向发展,使我们的发展是可持续的,让美丽的地球与我们同在,这就是碳达峰、碳中和的本质,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李俊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