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研观点 detailed information

绿色金融 引领产业未来

绿金论道 | 绿色金融·中研院专访系列之六十八 束兰根:国家高新区理应走在绿色发展前列

>2021-2-09
​国家高新区成立30多年来第一次由科技部制定的面向国家高新区开展的绿色发展专项行动方案,彰显了中国践行绿色发展的进一步推进,以及对碳达峰的郑重承若。一直奋战在绿色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一线的江苏省金融业联合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束兰根博士认为,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专项行动的开展,表明碳达峰和碳中和规划对经济结构的影响将要比预想中要来得更快一些。
 
 

 

 国家高新区理应走在绿色发展前列  

国家高新区作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理应在绿色发展方面走在前列。近日,科技部印发《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国家高新区率先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工业废水近零排放、碳达峰、园区绿色发展治理能力现代化等目标,部分高新区率先实现碳中和。

 

束兰根博士认为,《实施方案》要求国家高新区率先达标碳中和,这一目标导向的行动方案,为高新区将绿色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建设的全过程提出了具体、明确和更高的要求,有助于国家高新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全面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

众所周知,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确立了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命题,并再次强调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之一,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底线,是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人与经济、自然、社会、生态、文化协调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战略部署。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课题。

以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为立足点和出发点的国家高新区是党和国家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培育新增长点、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的重要战略,自成立以来就确定走集约、高效和绿色发展的道路。随着绿色发展的全面推进,以国家级高新区为代表的区域性(园区、新区)先行先试,成为引领和支撑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体力量。

为实现上述目标,《实施方案》提出,支持国家高新区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绿色产业体系。鼓励国家高新区政府引导基金和社会资本优先支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产业项目,探索建立绿色项目储备库和限制进入名单库,建立起贯穿生产、销售、结算、投融资的“全链条”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扩大绿色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实际上,基于绿色发展的全面推进与碳中和目标导向,在十四五开局之际,束兰根就向江苏省委省政府建议:开展“零碳园区”建设,助力江苏提早实现“碳中和”目标。

他认为,工业园区作为江苏省工业集聚发展的“关键载体”,园区实现零碳化将是江苏省工业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当前,江苏现有各类产业园区7633家,仅次于广东省居全国第二位,绝大部分规上工业企业及一成半的工业小企业均已入驻各类园区,这意味着全省碳排放份额绝大部分均集中在各类工业园区中。因此,如何管控好全省工业园区碳排放、系统打造零碳园区,对江苏省率先全面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

 

 全面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绿色发展能够持续进行的重要条件。

束兰根高兴地注意到,此次《实施方案》最大的亮点之一是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国家高新区经形成并逐渐发展的一些高新技术产业为绿色发展积累了经验,而且其聚集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势也将为推动绿色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提供强大的支撑力。

从此前单一的技术、服务等角度推进绿色发展不同的是,《实施方案》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布局;建立绿色产业专业孵化与服务机构;举办绿色产业专业赛事;搭建绿色产业创新联盟;构建绿色产业发展促进长效机制;健全绿色产业金融体系”六个方面整体构建支持国家高新区发展的绿色产业体系。

 

束兰根予以高度肯定的同时提醒说,构建“绿色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是让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为此,应着力培育绿色科技创新龙头企业和典型示范企业,发挥绿色科技创新市场化示范效应。他还指出,在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国家高新区总体还处于探索初期,由于绿色技术供给需要创新生态中各主体协同发力,在创新生态尚未健全时候,绿色技术供给和产业化能力提升需要走更长的路。

 

 加快绿色金融和技术的深度融合   

作为一名资深金融人士,束兰根对《实施方案》关于绿色金融的表述格外关注。

绿色金融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正如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所说,“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绿色复苏的重要手段。”

此次《实施方案》明确:支持国家高新区构建绿色产业金融体系,通过创新性金融制度安排,引导和激励绿色技术银行及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领域,推动高新区创新水平整体提升。鼓励国家高新区政府引导基金和社会资本优先支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产业项目,探索建立绿色项目储备库和限制进入名单库,建立起贯穿生产、销售、结算、投融资的“全链条”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扩大绿色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绿色金融是致力于推动实现能源转型、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的关键金融手段,它不仅能够利用融资支撑促进低碳绿色产业的发展,而且可以引导社会资本,约束高排放产业的盲目扩张,为负排放产业提供资金支持。2016年以来,我国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绿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体系、绿色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的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束兰根认为,加快绿色金融和技术的深度融合,还需要深入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基层实践,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率先提出碳中和目标,鼓励试验区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新模式。

 

 江苏先行先试的绿色产融探索经验  

作为一直在各个领域先行先试、锐意改革的经济大省、开放大省,江苏在探索与践行绿色发展方面面临巨大压力,也取得了积极成就。

 

2019年,江苏省政府与生态环境部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试点省。同年,江苏七部门联合发文,省财政支持绿色金融发展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2020年4月,江苏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推进绿色产业发展的意见(苏政发〔2020〕28号)》首次明确提出“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深入开展低碳社区、低碳商业、低碳旅游、低碳企业试点,培育壮大一批碳交易、碳资产管理服务公司,创建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至此,江苏省零碳园区建设进入探索实践阶段。在2020年底召开的江苏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指出,江苏要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的目标。随后,全球首家以“碳中和”命名的研究机构——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研究院在南京成立。

作为江苏唯一国家级新区,一直以来,江北新区(自贸试验区)坚持绿色发展,围绕长三角一体化绿色发展核心,积极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新金融业态创新和自贸区绿色建设,在构建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体系中不断探索前行。在成为国家级新区四周年之际,南京江北新区首次正式对外发布绿色发展指数,宣布全面推进绿色发展,这也是我国第一个宣布整体推进绿色发展行动计划的国家级新区。

应该说,江苏以及江北新区为绿色发展与碳中和积累了丰富的可复制经验。

束兰根建议,随着碳中和理念与实践的不断深入,江苏省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加强工作探索,展现担当作为,积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能源结构低碳化,率先开展各领域零碳试点和行动,通过零碳示范工厂、园区建设,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有效路径,推动全省碳排放早日达峰。

 

 

 

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顾 蔚
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     谈 鑫
中国经济时报驻江苏记者站         龙 昊
 

025-58182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