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江苏省政府印发《江苏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包括深入开展低碳社会全民创建行动在内的“碳达峰八大专项行动”。
消费者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记者采访发现,江苏省部分地区已先试先行,搭建碳普惠平台,对公众生活中低碳行为的碳减排进行量化,探索建立个人碳账户,引导居民选择相对低碳的消费行为。与此同时,淘宝和一众商业银行等也在力推个人碳账户。个人碳账户究竟是什么?为何逐渐“遍地开花”?个人碳账户在“双碳”进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绿色出行可领取相应积分
“排行榜上,我一直名列前茅。这就像比赛一样,让人有好胜心。”家住南京市江宁区美之国花园小区的龚俊,平常坚持乘公交地铁、骑共享单车到单位,代替开私家车上下班。他打开手机上“我的南京”APP给记者看,一行醒目的“绿色出行得积分、换奖励”点进去,排行榜上出现他的名字。绿色出行,及时领取绿色积分,看自己的碳减排量,“打卡”排名位次——这已成了龚先生的生活习惯。他算了笔账,绿色出行一年能节省油钱和停车费5000多元。
“10个绿色积分可以兑换1个碳积分,1个碳积分可以抵扣1元消费。”家住南京市秦淮区璇子巷的市民郑姗姗感叹,最近两年坚持绿色出行,感觉自己身体更健康了,个人碳账户也不断“充值”,在苏果买东西用碳积分抵扣了不少钱。
“个人碳账户的本质是一种普惠机制,是为个人的节能减碳绿色行为提供积分和奖励,实现促进个人碳减排的良性循环,让参与者养成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这也是个人碳账户的最大优点,即从消费端减少碳排放,而不是直接在生产端对碳排放进行管控。” 东南大学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培红教授介绍。
在一些发达国家,消费领域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40%左右。近年来,中国居民生活碳排放在碳排放总量中的比例逐步提高。在王培红看来,2020年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后,虽然减碳降碳工作重心瞄准的是高耗能企业,但居民生活以及消费端的碳排放增速快,也是不可忽视的量级。据测算,基础量庞大的居民生活碳排放量与第三产业碳排放量相当,空调等电器用能、出行方式是其中最大的两块。用好个人碳账户,可以倒逼供给侧在技术、能源、材料和服务上转型升级、节能降碳,助推“双碳”目标实现。
记者打开“我的南京”APP,点开“绿色出行”页面发现,用户只需绑定公交卡,便能根据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和地铁等绿色出行领取相应积分,并可实时查看个人“碳减排量”。月度排行榜中的个人排名,公开显示贡献积分全市前100位用户,颇有几分“光荣榜”意味。
南京市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处长杨根明介绍,2016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由市发改委、市信息中心牵头,“我的南京”APP联合南京市市民卡公司、南京公交集团、南京轨道交通集团等推出了“绿色积分”系统。南京市民在出行时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低碳交通工具,即可在“我的南京”APP内领取相应绿色积分。用这些积分可以在线上“绿色商城”内购物,也可以兑换成碳积分,在苏果超市、金鹰商场以及充话费时抵扣现金使用。
截至今年11月20日,“我的南京”平台绿色出行项目已经吸引超过34.3万市民参与,绿色积分总兑换量超过100.6万分。南京市大数据集团有关人士介绍,仅今年1月1日至10月23日,累计新增绿色积分1530万分,日均新增5.16万分,其中通过步行出行方式日均新增3.34万分。
“目前,苏果超市已累计为使用碳积分的南京市民抵扣500多万元。抵扣费用由政府补贴,通过‘我的南京’APP服务商支付给苏果。”苏果超市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个人碳账户普及难在哪儿
除了“我的南京”APP,近年来,苏州、无锡、常州等也纷纷推出当地的“个人碳账户”平台。
无锡市打造的碳普惠公益平台APP“碳时尚”,目前已进入3.0版本,参与人数达到72万,这款APP把充电桩使用情况也纳入碳积分统计。无锡“码上行”便民APP去年6月份上线“个人碳减排”功能,目前只统计市民每天乘地铁的碳减排量,已有10万余人开通这项服务,通过乘坐无锡地铁累计减少碳排放0.8万吨。无锡地铁云智慧便民服务有限公司人士介绍,以10公里计,燃油汽车碳排量约为1.46千克,而地铁碳排量约为0.36千克。
常州地铁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常州地铁Metro”APP于2021年上线 “常享碳”平台,记录市民地铁出行情况。截至目前,214万注册用户中已有超过7.4万人开通了个人碳账户,他们出行碳减排量总计共2618吨,“未来碳积分可以兑换出行权益、生活服务权益、实物奖励和虚拟权益激励等。”
绿普惠碳中和促进中心正在打造苏州市民的个人碳账本,所研发程序将综合采集市民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交通乃至绿色金融等多维度低碳生活场景的消费端减排行为。比如,乘坐公交地铁、驾驶新能源汽车、垃圾分类、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购买节能家电等,公众这些减排行为会被第二层的数字化企业给记录下来,同时授权碳账本进行碳减排量化和记录,形成政府、企业、个人“三本账”,进一步完善消费端绿色低碳生活回馈激励机制。
包括“蚂蚁森林”在内,越来越多银行、购物、支付平台的APP或小程序也纷纷推出了基于各自服务场景的“个人碳账户”,用户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数据可以转换为实际的绿色贡献,或者通过积分兑换礼品、享受折扣。然而,记者对比这些“绿色账本”发现,个人碳账户如何开立,尚无相应制度办法可依照;个人碳账户仍在试点中,尚未被社会公众大范围接受;碳减排行为如何计量并转换为碳账户积分,还缺乏具体统一的标准。不同平台的减排场景范围有限又相互区隔,用户每天获得的碳减排量散落于不同平台,所享权益、激励无形中打折。
参考目前全国碳交易市场一吨碳50元左右的价格,即使用户一年内坚持不懈通过各种低碳行为努力节约一吨碳且可以进入碳市场交易,也只能从交易中获益约50元。“个人进入碳市场交易的难点在于其减排量太小、得到的激励太少,不足以刺激减排。这也是个人碳账户难以普及的重要原因,还需要创新更多的激励模式。”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执行主任、碳普惠平台打造公司绿普惠的创始人陶岚说,对于个人来说,如果同一个行为受到政府、银行、保险等多方激励,便能引起个人的特别关注并践行,市场上就会形成个人碳减排量消纳的闭环,最终促进碳普惠的可持续发展。
各地纷纷推出碳普惠措施,未来能否实现“通存通兑”?对此,南京市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副处长吴小进认为:“城市之间的通兑合作,尚期待后续顶层设计的完善。目前国家鼓励地方试点,如果现行措施有成效,其中特别突出的,后续可能纳入设计推广。”他透露,南京个人碳账户2.0版也在研发中。“我的南京”APP计划接入公交地铁乘车码,以提升用户黏性。同时计划在微信“我的南京”官方公众号嵌入个人绿色积分查询、碳积分查询、碳积分兑换功能,增加绿色积分与碳积分查询兑换渠道。
促减排还需创新激励模式
10月2日印发的《江苏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在个人减排方面提出,大力组织开展绿色、低碳、循环、近零碳、零碳、负碳的社区、家庭建设试验、试点行动;引导公众绿色低碳出行,到2025年,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以上;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成绩突出的个人,将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如何推动碳普惠平台更有吸引力、可持续、能有转化?绿普惠碳中和促进中心副主任李滨介绍,国内碳普惠平台模式目前主要有三大类,分别是政府主导的碳普惠机制、企业主导的碳普惠机制和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多元的碳普惠机制。前两种模式运行存在主体单一、数据无法打通、激励模式有限等问题。深圳市2015年推出的绿色出行碳账户平台于2020年5月暂停运营,“武汉碳宝包”“成都早点星球”目前也已停止运营。相对政府主导的碳账户,目前用户更为熟悉的是企业主导的碳普惠平台,自发在淘宝“蚂蚁森林”里种树,形成一种社交习惯。
近两年,很多地方正推动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多元、公众踊跃参与的碳普惠机制,提供减排场景及市场化激励模式,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全民绿色低碳行动。依托碳普惠平台,把美团、饿了么、滴滴、京东等数字平台类企业,与需求方、激励方有机衔接起来,能够真正实现碳普惠供给与需求的对接,形成碳普惠个人碳减排量的消纳闭环,促进碳普惠平台持续运营。“这种碳普惠平台实际上架起了政府和企业、个人之间的桥梁,政府能够在碳账本中清楚看到公众减排数据,这样一来,政府、银行、保险等多方激励,个人参与的积极性就会更高。” 李滨说。
此前,北京曾举办“MaaS出行 绿动全城”活动。140万北京MaaS平台注册用户累计碳减排量达14余万吨,在北京市绿色交易所完成了2.4万吨碳减排量交易,交易所得120万元全部返还给参与活动的个人或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王培红认为,探索形成碳普惠机制与碳交易机制,推进江苏碳普惠平台可持续,还可以考虑引入社会慈善的合作模式。
居民生活碳排放如何进一步降低?王培红说,要减少化石能源在生活中消耗,比如减少使用燃油车,逐渐减少使用天然气,推进家庭取暖、热水、做饭等“再电气化”,大幅提高家庭能源消耗中非化石能源占比;同时少开空调、安装节能灯,减少各类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