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新闻动态 detailed information

绿色金融 引领产业未来

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碳中和、碳关税背景下的自愿碳市场

>2022-12-28

金融界11月25日消息,由金融界主办的“2022绿色金融国际论坛”于11月25日盛大开幕。论坛以“守护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为论坛提供学术支持。来自银行业协会、信托业协会、北京绿色金融协会、中华环保联合会以及学界专家、金融机构领导、低碳转型优秀企业等30余位重量级嘉宾将莅临峰会,共同就绿色经济、绿色金融、绿色投资、绿色产业等四大模块的热点问题展开探讨。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梅德文出席论坛并发表了演讲。

金融界11月25日消息,由金融界主办的“2022绿色金融国际论坛”于11月25日盛大开幕。论坛以“守护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为论坛提供学术支持。来自银行业协会、信托业协会、北京绿色金融协会、中华环保联合会以及学界专家、金融机构领导、低碳转型优秀企业等30余位重量级嘉宾将莅临峰会,共同就绿色经济、绿色金融、绿色投资、绿色产业等四大模块的热点问题展开探讨。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梅德文出席论坛并发表了演讲。

梅德文在演讲中表示,碳市场是低成本、高效率地促进碳中和的制度工具,分为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自愿碳市场是强制碳市场的重要补充,它不仅可以有效的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一个激励机制,还可以有效降低强制碳市场、控排企业的履约成本。

影响国际自愿碳市场的五大机制

“碳市场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产物,截至目前,全世界有25个碳市场正在运行。去年全球碳市场的成交金额是7600亿欧元,其中欧盟碳市场大约是6800亿欧元。” 梅德文介绍,碳市场分两类市场,一类是强制碳市场,另一类是自愿碳市场。所谓强制碳市场是针对于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能源企业。而风光、水电、生物质发电等为代表的低碳的、零碳的企业,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应该有一个激励机制,因此国际社会就创新性的推出了自愿碳市场。一方面它是一种激励,另外一方面它也可以有效降低履约企业的履约成本。

梅德文称,自愿碳市场需要有三个流程,第一,要基于一定的项目开发,比如说风电、光伏、水电、新能源等;第二需要核证;第三,自愿碳市场与强制碳市场一般来讲有一个抵消比例,抵抵消比例不能过高,过高会影响强制碳市场的价格,但是过低也会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激励不足,这就是所谓的自愿碳市场。

另外,梅德文在演讲中介绍了国际上自愿碳市场的五大交易机制。第一个是联合国正在推动建立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最终的时间节点为2030年前完成所有体制机制的搭建。第二个是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机制(CORSIA),即国际民航组织建立的为全球航空业设定统一的减排目标以及实施方案的市场化减排机制。第三个是TSVCM机制,TSVCM的目标是基于产品和市场两方面,一方面建立一个高诚信度的VER产品,另一方面建立一个统一的、高透明度、高流动性的VER市场。第四是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简单说就是碳关税。第五个机制是美国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法案通过一系列支持和补贴政策,将大力推动美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也将刺激电动汽车、储能、碳捕获和风能等其他清洁能源行业的爆发。

同时,梅德文介绍了包括新加坡的气候影响力交易所(Climate Impact X,CIX)、欧洲能源交易所(EEX)和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在内的五家主要的国际碳交易所。这五个交易所都推出了全球化的、面向国际的统一的碳信用交易合约,都希望为全球自愿碳市场的交易做出贡献。

我国自愿碳市场面临的挑战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强制碳交易市场应该说已经取得了较好成绩,我国碳交易市场的第一个履约期完美收官,市场运行健康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有效促进了企业减排和绿色低碳转型。但在交易量、流动性、价格、投融资功能等方面,同欧盟碳市场相比可能还有一定的差距。

据清华大学张希良团队研究,2020年我国8大重点排放行业排放67亿吨(占总排放三分之二),剩余33亿吨(占总排放三分之一)需要自愿减排解决。截至目前,我国自愿减排交易体系已公示1315个项目,签发391个项目(不包括重复记录项目)的CCER,签发减排量约为7700万吨。

CCER中文名称为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它是指对我国境内特定减排项目(比如可再生能源利用、林业碳汇、甲烷再利用)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

全国碳交易市场履约抵消政策明确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CCER抵消碳配额的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按照目前全国碳市场45亿吨配额规模测算,每年CCER需求量最大为2.25亿吨。梅德文表示,与此需求量相比,当前市场上剩余CCER数量已经严重不足。因此,加速推进CCER管理办法修订和新项目备案重启已经成为我国碳市场主管部门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在梅德文看来,我国自愿碳市场发展将有力促进低碳项目融资,助力我国稳增长下的双碳大发展。下阶段,我国需要下大力气培育国内的碳抵销市场与碳信用交易场,为与全球碳市场的联结做好准备。基于欧洲碳价与他国或者地区碳价的差值计算碳关税的机理,也许到2050年前后,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全球碳交易市场有望大致形成一体化,国内的碳价可能会与国外逐步趋同,使我国的碳价上涨,这可能是“一价定律”、“要素价格趋同理论”等经济规律在碳市场的使然。

为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创新金融产品,支持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及技术研发。去年国务院发文鼓励金融机构依法设立绿色金融专门机构,设立国际绿色投资集团,推动北京绿色交易所在承担全国自愿减排等碳交易中心功能的基础上,升级为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建设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

梅德文介绍,绿交所目前正在搭建全国CCER交易系统,目前已启动交易规则、交易系统设计相关工作,积极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国碳市场将逐渐完善。也许未来2-3年内,八大行业有序纳入,配额总量有望扩容至70-80亿吨/年,纳入企业将达到7000-8000家,按照当前50元碳价水平,市场总资产将达到4000-5000亿元。按照当前的交易换手率(5%)与价格(50元人民币),中国碳现货市场交易量每年会有3-4亿吨,年交易额可达200亿元。

推进我国自愿碳市场发展建议

梅德文总结到,碳中和的挑战前所未有,因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家,我国能耗大约占全世界的1/4,碳排放接近全世界的1/3,煤耗接近全世界的1/2。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结构以制造业为主,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金融资产结构以化石能源资产为主,以银行为主。导致中国碳中和的风险和压力巨大。所以它需要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市场机制、金融手段来有效的降低碳排放。

不过,我国碳中和的机遇也是千载难逢,梅德文称,我国具备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体系,我们的风光等新能源装机大约占全世界的80%,储能产能占全世界的70%,风光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占全世界的60%,电动车占全世界的50%。

虽然目前还有很多问题,包括在观念上、在利益上还无法达成全部共识,但是毫无疑问,自愿碳市场对于碳中和具有重大的溢出效应、激励机制。如何把我们这样一个100亿吨的碳排放进行碳中和,同时把我们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发展得技术更高、速度更快、实力更强,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碳市场。

而且,我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绿色信贷市场和较大规模的绿色债券市场,如果进一步做大做强市场化、国际化的碳市场,就可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在梅德文看来,如果抓住这一次新能源革命的机遇,也许可以超越所谓的能源不可能三角,希望就在于我们能否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绿色金融体系。

根据统计,历史上,人类每次工业革命都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能否提供一个大规模的低成本的长期资金。英国发生的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靠的是债券市场,美国发生的人类第二次工业革命靠的是股票市场。那么第三次工业革命可能需要一个新型的金融资本市场。梅德文认为除了银行与股市之外,那就是碳市场。

梅德文在演讲中表示,碳市场是低成本、高效率地促进碳中和的制度工具,分为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自愿碳市场是强制碳市场的重要补充,它不仅可以有效的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一个激励机制,还可以有效降低强制碳市场、控排企业的履约成本。

影响国际自愿碳市场的五大机制

“碳市场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产物,截至目前,全世界有25个碳市场正在运行。去年全球碳市场的成交金额是7600亿欧元,其中欧盟碳市场大约是6800亿欧元。” 梅德文介绍,碳市场分两类市场,一类是强制碳市场,另一类是自愿碳市场。所谓强制碳市场是针对于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能源企业。而风光、水电、生物质发电等为代表的低碳的、零碳的企业,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应该有一个激励机制,因此国际社会就创新性的推出了自愿碳市场。一方面它是一种激励,另外一方面它也可以有效降低履约企业的履约成本。

梅德文称,自愿碳市场需要有三个流程,第一,要基于一定的项目开发,比如说风电、光伏、水电、新能源等;第二需要核证;第三,自愿碳市场与强制碳市场一般来讲有一个抵消比例,抵抵消比例不能过高,过高会影响强制碳市场的价格,但是过低也会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激励不足,这就是所谓的自愿碳市场。

另外,梅德文在演讲中介绍了国际上自愿碳市场的五大交易机制。第一个是联合国正在推动建立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最终的时间节点为2030年前完成所有体制机制的搭建。第二个是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机制(CORSIA),即国际民航组织建立的为全球航空业设定统一的减排目标以及实施方案的市场化减排机制。第三个是TSVCM机制,TSVCM的目标是基于产品和市场两方面,一方面建立一个高诚信度的VER产品,另一方面建立一个统一的、高透明度、高流动性的VER市场。第四是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简单说就是碳关税。第五个机制是美国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法案通过一系列支持和补贴政策,将大力推动美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也将刺激电动汽车、储能、碳捕获和风能等其他清洁能源行业的爆发。

同时,梅德文介绍了包括新加坡的气候影响力交易所(Climate Impact X,CIX)、欧洲能源交易所(EEX)和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在内的五家主要的国际碳交易所。这五个交易所都推出了全球化的、面向国际的统一的碳信用交易合约,都希望为全球自愿碳市场的交易做出贡献。

我国自愿碳市场面临的挑战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强制碳交易市场应该说已经取得了较好成绩,我国碳交易市场的第一个履约期完美收官,市场运行健康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有效促进了企业减排和绿色低碳转型。但在交易量、流动性、价格、投融资功能等方面,同欧盟碳市场相比可能还有一定的差距。

据清华大学张希良团队研究,2020年我国8大重点排放行业排放67亿吨(占总排放三分之二),剩余33亿吨(占总排放三分之一)需要自愿减排解决。截至目前,我国自愿减排交易体系已公示1315个项目,签发391个项目(不包括重复记录项目)的CCER,签发减排量约为7700万吨。

CCER中文名称为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它是指对我国境内特定减排项目(比如可再生能源利用、林业碳汇、甲烷再利用)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

全国碳交易市场履约抵消政策明确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CCER抵消碳配额的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按照目前全国碳市场45亿吨配额规模测算,每年CCER需求量最大为2.25亿吨。梅德文表示,与此需求量相比,当前市场上剩余CCER数量已经严重不足。因此,加速推进CCER管理办法修订和新项目备案重启已经成为我国碳市场主管部门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在梅德文看来,我国自愿碳市场发展将有力促进低碳项目融资,助力我国稳增长下的双碳大发展。下阶段,我国需要下大力气培育国内的碳抵销市场与碳信用交易场,为与全球碳市场的联结做好准备。基于欧洲碳价与他国或者地区碳价的差值计算碳关税的机理,也许到2050年前后,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全球碳交易市场有望大致形成一体化,国内的碳价可能会与国外逐步趋同,使我国的碳价上涨,这可能是“一价定律”、“要素价格趋同理论”等经济规律在碳市场的使然。

为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创新金融产品,支持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及技术研发。去年国务院发文鼓励金融机构依法设立绿色金融专门机构,设立国际绿色投资集团,推动北京绿色交易所在承担全国自愿减排等碳交易中心功能的基础上,升级为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建设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

梅德文介绍,绿交所目前正在搭建全国CCER交易系统,目前已启动交易规则、交易系统设计相关工作,积极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国碳市场将逐渐完善。也许未来2-3年内,八大行业有序纳入,配额总量有望扩容至70-80亿吨/年,纳入企业将达到7000-8000家,按照当前50元碳价水平,市场总资产将达到4000-5000亿元。按照当前的交易换手率(5%)与价格(50元人民币),中国碳现货市场交易量每年会有3-4亿吨,年交易额可达200亿元。

推进我国自愿碳市场发展建议

梅德文总结到,碳中和的挑战前所未有,因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家,我国能耗大约占全世界的1/4,碳排放接近全世界的1/3,煤耗接近全世界的1/2。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结构以制造业为主,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金融资产结构以化石能源资产为主,以银行为主。导致中国碳中和的风险和压力巨大。所以它需要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市场机制、金融手段来有效的降低碳排放。

不过,我国碳中和的机遇也是千载难逢,梅德文称,我国具备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体系,我们的风光等新能源装机大约占全世界的80%,储能产能占全世界的70%,风光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占全世界的60%,电动车占全世界的50%。

虽然目前还有很多问题,包括在观念上、在利益上还无法达成全部共识,但是毫无疑问,自愿碳市场对于碳中和具有重大的溢出效应、激励机制。如何把我们这样一个100亿吨的碳排放进行碳中和,同时把我们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发展得技术更高、速度更快、实力更强,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碳市场。

而且,我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绿色信贷市场和较大规模的绿色债券市场,如果进一步做大做强市场化、国际化的碳市场,就可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在梅德文看来,如果抓住这一次新能源革命的机遇,也许可以超越所谓的能源不可能三角,希望就在于我们能否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绿色金融体系。

根据统计,历史上,人类每次工业革命都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能否提供一个大规模的低成本的长期资金。英国发生的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靠的是债券市场,美国发生的人类第二次工业革命靠的是股票市场。那么第三次工业革命可能需要一个新型的金融资本市场。梅德文认为除了银行与股市之外,那就是碳市场。

025-58182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