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
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双循环的宏观战略正在成为中国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新格局,要想实现到2035年再翻一番的宏伟目标,更好地推动双循环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政策主线。
金融行业在新格局下,要做出哪些转型、调整,才能更好地配合和推动双循环?这既是对中国金融业提出的新任务、新挑战,同时也是它发展的新机会。
我想重点谈五个方面:
第一,从新的发展格局来看,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程度明显落后于中国实体经济开放的程度。如果在以前中国的发展阶段,可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不一定那么高,它对实体经济运行影响也不一定那么大。但是中国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一是产业链在重新布局,二是中国在“一带一路”经济体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三是国际主要货币美元、欧元、日元先后实行零利率或负利率政策,这就给中国开放金融市场、通过金融开放来对冲局部市场出现的这种逆全球化的趋势,并推动人民币计价的金融资产的开放,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时间窗口。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比如说如果在2035年,我们顺利完成翻一番的战略目标,成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时候,中国的经济总量在全球的排名和人民币计价的金融资产占比在全球的排名显然比目前的状况好。人民币计价金融资产的开放程度远远低于中国实体经济开放的程度,必然在未来面临着一个稳步扩大开放、提升人民币计价的金融资产的国际影响力的发展阶段。这既是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挑战,更是一个发展的机遇。
第二,怎样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致的测算,如果我们要实现到2035年的十五年翻一番的目标,比如说大概需要保持在5%左右的增长,该增长的动力将越来越依靠科技创新、产业转型来提升全要素生产效率。提升经济独立自主的创新能力,离不开金融体系的配合和支持。
新经济有不同产业运行的特征,就会产生不同的金融服务需求。目前我们的金融体系是一个典型的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它在动员储蓄、服务于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房地产市场和城镇化扩张这些方面,具有非常高的效率,而且金融的服务、发展、动员能力很强。但随着原来高速增长的产业的增长空间慢慢减弱,就需要更多地去推动产业转型,因此金融体系面临的新任务是怎样把金融资源从原来的传统产业转到这些新经济领域里去,这就需要整个金融体系深入地研究新经济的特点。
比如说我们原来在商业银行里面做的基础设施、房地产,就不得不重视抵押、担保,因为这些都是重资产行业,有资产可以担保、抵押。但是新经济往往是轻资产行业,在创业初期往往营利波动、现金流波动很大,达不到那些传统融资的标准。我们如何研究这些产业的新特征,再提供相应的创新性的融合渠道?比如生物科技行业,它在研发阶段没有现金流、营利,但是有一期、二期、三期的临床评估。现在香港资本市场和内地资本市场都开始在创新方面迈出很好的一步,但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到其他的新经济行业。
第三,金融体系怎样更好地服务于中小企业?因为金融体系网络已经很健全,但还有很多中小企业没有银行账户,还有很多人群可能很少使用银行的服务,因此如何为这一部分人群提供好的金融服务,让他们能够享受金融服务,这是我们中国的战略发展和实现战略目标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即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发展普惠金融。
第四,怎样可持续发展金融或者是绿色金融?中国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重视主动控制碳排放,重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金融行业怎样配合?实际上,中国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引领作用,但要思考怎样更多地把它扩展到绿色投资、ESG投资等,让这些金融体系在越来越广大的范围里有绿色发展的意识,并延伸成具体的产品、资金流、项目。现在普遍开始有绿色理念,到变成具体的投资、制度,这中间还有比较大的差距,需要整个金融体系付出努力。
第五,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如何积极调整金融监管体系?一是金融科技业的发展在逐步地模糊金融和科技之间的边界,如何在给创新留一定空间的前提下,又能保持对风险的有效控制,避免出现大范围的监管套利?二是如何在一个开放的金融市场条件下,保持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的有效监管?三是在人民币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的条件下,如何主动积极地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治理的参与度、影响力,如何通过金融合作的手段来促进区域合作,对冲部分国家推动的去全球化的进程?特别是要发挥金融在促进区域合作中的这些纽带作用。这些都是中国金融体系在未来面临的非常重要的任务。
总结起来,我认为在双循环的背景下,中国金融业也面临着双循环新格局提出来的很多新任务,这些任务既可以是对现有金融体系的挑战,也是它未来巨大的增长空间。
当然,始终要强调的是,金融体系的变革也对金融监管提出更高的要求,怎样建立一个既鼓励创新,同时又能够对整个风险保持良好控制的动态优化的金融监管体系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