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新闻动态 detailed information

绿色金融 引领产业未来

王晓书:呼吁全球资本市场支持企业引领碳中和变革

>2023-5-23

2月26日,由《财经》杂志、《财经智库》、财通汇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经济重构中的财富管理态势”在北京举行。全球投资决策支持工具和服务供应商MSCI ESG与气候研究部执行董事、亚太区主管王晓书在会上表示,资本在全球的经济向碳中和过程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MSCI呼吁全球资本市场在引领碳中和变革当中,发挥支持企业低碳转型和绿色科技创新的作用。
王晓书指出,MSCI在资本市场上扮演着数据和分析工具提供商的角色,服务全球最大的一些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有指数、风险分析工具、ESG与气候研究以及房地产私募领域的数据,支持投资者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

王晓书表示,MSCI在气候领域发现,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是目前最受投资人关注的议题之一。一方面,世界各地极端天气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出台各类的政策,推动低碳转型。

“在各国政府推动下,以前高碳,或者是依赖化石燃料的经济模式,逐渐转向低碳的模式。”王晓书认为,它不是一个简单能源替代,而是全球产业格局,以及大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剧变。

在王晓书看来,这种改变将给金融行业包括财富管理投资,带来系统性的风险和新的非常巨大、长期的投资机会。MSCI认为,ESG和气候的因素将显著影响金融资产定价以及投资的风险和回报,这将导致在未来几十年大规模资本的重新配置。

“我们也注意到,资本在全球的经济向碳中和转型的过程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MSCI呼吁,全球资本市场在引领碳中和变革当中,发挥支持企业低碳转型和绿色科技创新的作用。

王晓书指出,全球金融市场要展开气候相关的投融资,首先要定义什么是气候投融资、绿色企业,需衡量投资的产品气候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的,以及这些资产在全球气候变化大的影响下,会面临怎样的风险。

在这样的过程中,需要一个气候融资的功能性定义,还需要一个对接的系统来筹集分配和监控气候资金的使用以及衡量它的影响。“MSCI主要开展的一些工作,希望给金融市场提供更多的透明度,来衡量其气候投融资影响和投资组合的潜在气候风险,来发挥基础性数据和分析工具的作用,去支持气候投融资更广泛的开展。”

王晓书称,MSCI发现,截止到2022年10月,对MSCI全球可投资市场指数9000多家成分股的追踪中,36%的公司都已经设置了某种程度上的气候目标,但是这些公司中只有75家制订了与《巴黎协定》一致的目标,并获得了科学碳目标倡议的批准,量还是很少的,企业在提升自身气候目标和气候行动方面空间还是巨大的。

MSCI制定了预计升温解决方案,希望用更直观的数据反映企业的气候目标与行动对全球升温的影响,同时也开始去构建企业的绿色收入和绿色专利的数据库,希望可以帮助投资者识别哪些企业在未来低碳经济模式当中有竞争优势,他们进行更多的研发投入,也拥有更多的绿色专利,以后可能会转化成的潜在收入。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去构建各类ESG和气候的指数,希望用工具和数据帮助投资者更好理解与气候相关的风险和机遇,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更好地推动金融机构开展绿色投资,助力双碳转型。”王晓书表示。

值得留意的是,王晓书还谈到了全球气候投融资领域的一些重点趋势。包括:一,碳资产的定价,或者碳本身会变成企业负债,也可能变成企业资产,金融机构也非常敏感在捕捉碳定价机制可能对金融行业的影响以及开展相关的压力测试;二,随着绿色的金融产品在爆发增长,监管在不断收紧,对于金融产品和金融行业在气候方面风险管理、构建指标透明度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三,投资人在推动企业更激进地进行气候风险管理,他们不是被动做投资,而是更多在表达观点,甚至影响企业的行动。

最后王晓书提到,在政策引导下许多行业在向低碳模式转型,这会带来转型风险或者转型机遇,这个方向已经有越来越多投资者和企业关注。但不能忽视气候风险与机遇管理中,还有一个防范气候灾害所带来的物理风险的维度。在过去40年的过程当中,全球受到气候灾害的损失增长了7倍以上,但气候防灾的资金投入或者受到资本市场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的,而现在这个方面也逐渐在转变。例如一些大型投资机构已经开始承诺为气候适应或者防灾措施提供资金,例如中国的绿色债券分类目录,包括央行提供的气候相关的金融支持工具里,也逐渐把气候适应,或者气候防灾的项目考虑到里面来。

面对化石能源油气价格依然非常高的局面,目前的能源危机对于我们气候投融资,绿色交易,是否带来哪些影响,它是不是会延缓绿色进程?

对此,王晓书认为,这是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之间的关系,长期的趋势是全球经济必须要往低碳经济模式转型,否则将面临气候灾难带来的更为巨大的损失。短期的价格波动或者能源危机可能会影响市场上一些短期的投资者,“但是真正会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投资人,一定会看到支持气候转型所蕴含的巨大的绿色机会,去看待50年或者更长久的机会,我们认为碳中和赛道是又长又厚的赛道。”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王晓书:谢谢主持人,也非常感谢《财经》杂志邀请我参加本次全球财富管理论坛,我来自MSCI ESG与气候研究部,MSCI在资本市场上扮演着数据和分析工具提供商的角色,我们服务全球最大的一些专业机构投资者,包括主权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财富管理公司等。我们有指数、风险分析工具、ESG研究以及房地产私募领域的数据,支持投资者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我们在中国本土市场上希望推动中国在金融领域的高质量对外开放和发挥连接中国的上市公司和全球机构投资人的作用。

在气候领域,我们发现气候变化、双碳和低碳转型这样的议题是目前最受投资人关注的议题之一。我们发现,一方面,因为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在不断地增加,高温干旱和暴雨洪涝等等各种灾害出现更为频繁,这是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另外一方面,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出台政策,推动低碳转型,包括中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也是在推动或者解决气候危机的过程当中的中国担当。在各国政府推动下向低碳转型的过程当中,从以前高碳或依赖化石燃料的经济模式,逐渐转向低碳的模式,不是一个简单的能源替代,它会使全球各种产业格局,以及大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剧变。它给金融行业包括财富管理投资带来系统性的风险和新的非常巨大的长期投资机会。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MSCI认为ESG和气候的因素将显著影响金融资产定价以及投资的风险和回报,这将导致在未来几十年当中大规模资本的重新配置,我们也注意到资本在全球的经济向碳中和转移的过程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我们也对资本市场不断发出行动倡议,呼吁全球资本市场在引领碳中和变革当中发挥支持企业低碳转型和绿色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

当然,我们讲全球金融市场,包括中国的金融市场要去支持企业低碳转型,或者支持绿色科技的创新,要展开气候相关的投融资,有最基础的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需要去定义什么是气候投融资,什么是绿色企业,如何衡量一个投资组合或者一个财富管理产品的气候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以及所持有的这些资产在全球气候变化大的风险影响下,它会面临怎样的一个风险,资产会损失还是增值,在不同的升温情景下,都是投资人需要一开始去解决的衡量问题。

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全球需要一个气候融资的功能性定义,还需要一个对接的系统来筹集分配和监控气候资金的使用以及衡量它的影响,所以在这个方面可以更好地促进支持碳中和及气候防灾资金的全球流动。所以MSCI主要开展的一些工作,希望给金融市场提供更多的透明度,来衡量其气候投融资影响和投资组合的潜在气候风险,来发挥作为基础性数据和分析工具的作用,去支持气候投融资更广泛地开展。

举一些例子,比如从企业层面来讲,刚才讲到开展碳交易中基础的一些数据计量,企业排放了多少碳,碳足迹是多少,是一个基础。MSCI在过往搜集一些企业碳数据基础上也构建起企业碳排放的估算模型和投资组合的碳足迹核算工具,希望帮助投资者做到可衡量的是,100万的钱投资到这样一个投资组合里面持有10个公司或者20个公司,这样的投资组合公司将排放多少碳,以及还有一些银行可能也在信贷组合里面,那么现在持有的信贷组合资产会产生多少潜在的碳排放量,这是我们MSCI在做的工作。我们最新的研究,对于国内六大国有银行的研究发现,高碳排水平的这样一些行业和公司平均来讲只占贷款总额30%,但是他们的排放量占到银行贷款排放的80%以上,这是一方面去衡量最基础的碳排放。第二个金融行业怎么衡量它的贷款和投资潜在碳排放影响。

第二,如何看待企业的气候承诺或者气候目标,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企业承诺说要2060达到碳中和,或者有一些企业更激进,制订了2050、2040要达到碳中和这样一些目标,但是这样的目标到底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还是有长期、短期的非常可量化的减排目标和具体行动作为支撑的,企业这些目标是指聚焦在某一个地区,或者是某一条产品线来做的公关营销宣传,还是可以覆盖这个公司全业务类别和供应类别要求的目标,投资者希望有更多更透明的比较,哪些企业碳目标是具有全面性,或者是有可行性的,过往碳目标的完成度是可以追踪的,也是我们讲企业在开展气候行动的时候是不是真正地开始了行动,还是只是空喊口号,也是投资者非常关注的。

MSCI发现,截止到2022年10月,在对MSCI全球可投资市场指数9000多家成分股的追踪中,36%的公司都已经设置了某种程度上的气候目标,但是这36%的公司是好几千家的规模,只有75家制订了《巴黎协定》一致的目标,获得了科学碳目标倡议的批准,量还是很少的,企业在这个方面空间还是巨大的。此外,我们做了一个预计升温解决方案,给每个企业一个温度计,企业A是 2度,企业C 是3度,企业B 是1.5度,看一个企业现有的排放量以及未来制定减排目标,跟国家的减排目标以及1.5度,2度的未来世界有什么样的关联关系,如果未来企业自己计划的排放量超过1.5度排放预算的,可能就是一个2度,3度的企业,他为未来地球的升温做更多推动,如果是1.5度,甚至低于1.5度的企业是为世界的减排或者控温做更大贡献的,也是希望用一些更直观的数据反映企业的气候行动或者是气候减排的工作。MSCI同时也开始去构建企业的绿色收入和绿色专利的数据库,可以帮助投资者通过这样的数据库识别哪些企业在未来的低碳经济模式当中,有更多研发投入,拥有更多的专利,以后可能会转化成潜在的收入,这些企业可能是未来在全球的低碳转型当中的未来赢家,这都是我们MSCI在做的工作,这些数据工作是非常具体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去构建各类ESG的指数,或者气候相关联指数,把气候融入到指数构建之后可以更好的融入到投资人的资产配置,以及一些具体的财富管理,或者基金,或者是理财产品构建当中,这些是MSCI在做的工作,希望用工具和数据帮助投资者更好理解与气候相关的风险和机遇,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更好推动金融机构开展绿色投资,助力双碳转型,我的发言到这里,谢谢主持人。

主持人(韩舒淋):王总您刚刚谈到了气候这一块相关的不仅是一个投资上需要面临的风险,而且是一个长期的机遇,请您谈谈目前全球气候投融资领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重点趋势?   

王晓书:谢谢主持人,顺着刚才的几位讨论首先分享一个趋势,可以看到金融业也开始非常关注气候风险,以及开展气候风险的压力测试,其他嘉宾谈到气候相关的风险或者其目标在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传导,一个供应链下游的企业可能会影响上游的供应商,其实我想讲碳资产的定价,或者碳本身会变成企业负债,也可能变成企业资产,这样的趋势也传导到金融系统,现在我们看到非常大的趋势是全球央行开始思考,甚至是推动金融机构在测量气候变化以及气候引起的一些财务风险,会不会引起下一次金融危机,推动银行做压力测试,未来碳相关负债价格会变高,金融机构面临什么风险,3度的世界监管是比较松的,全球升温是高的,这个时候更多物理风险金融机构出现,这也是气候和碳的定价机制在金融体系里面也有一个传导引导的作用,全球来讲,英格兰央行率先开展了气候风险的压力测试,中国香港也开始了一次测试,中国内地也不例外,2022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23家中国银行压力测试结果,这个测试就是针对中国内地的银行,它的火电、钢铁和水泥三个高碳行业,在分析引入碳排放付费机制的一些情况之下,到2030年相关企业成本上升可能会导致贷款违约率上升的情况,进而影响到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这个测试已经开展了,所以金融机构在捕捉碳定价机制可能对金融行业的影响方面也是非常敏感。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模拟情景的难度和深度、广度,以及覆盖行业广度都会不断提升,中国央行是全球绿色金融网络NGFS的8家发起机构之一,金融网络已经对于银行或者金融机构、保险等大的金融机构要进行怎样的气候风险压力测试,以及会有什么样的情境,出了情境指南,大的方向看到全球趋势都是这样的。

第二个趋势是今天是讲绿色交易也是财富管理论坛,绿色的金融产品在爆发增长,以及监管在这个方面要求引入更多产品透明度的趋势,全球不管是ESG基金,或者碳中和、绿色基金有很多很漂亮很美好名字的金融产品,在过去十年当中有一个非常迅速的增长,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也引起了市场很多讨论,对于泡沫的担忧,到底是一个真的绿的产品,还是在挂羊头卖狗肉,所以在过去一两年来讲一个大趋势是,监管在积极引导。第一,对于一些金融产品的命名会有更严格的要求,比如叫《巴黎协定》一致的指数,公司必须每年减排在7%以上才可以进入到这样的指数,这是欧盟的规定,当然还有像其他一些领域,即使不是绿色金融产品,泛金融类公司也面临气候相关的风险和相关数据的披露要求。可以看到中国香港市场从2022年末要求在这个市场上资产管理规模达到80亿港币以上的基金公司要披露它投资足够碳足迹和碳相关风险,中国内地银保监会制订了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提出了这些披露的要求,可以看到监管在不断收紧,对于金融产品和金融行业在气候方面的风险管理,或者是气候产品的构建指标透明度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是第二个趋势。

第三个趋势,我们在国际上全球看到的一些案例,投资人在推动企业更激进地进行气候风险管理,或者进行节能减排当中发挥了一个作用,我们也是最近有一个研究发现,在投资者的年度股东大会投票上,对于一些高碳行业企业,他们收到一些投资者反对票的比例在上升,这些比例上升很大一个主题,他们不满意企业现有节能减排和转型的进度,觉得他们不够积极,投资者投反对票,觉得董事会上董事都是传统能源行业董事,在推动企业在做低碳转型过程当中没有相关的能力或者知识储备,或者看到有这样的趋势,也体现出投资人在更积极跟企业的沟通,并不是被动地做投资的筛选,其实是对他被投的企业未来的气候方案和行动是怎样,更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影响企业的行动。

最后,我想谈一点,我们谈很多绿色交易气候推动绿色转型,这个叫转型风险,或者转型的机遇。另外一个方向是气候物理风险,更多极端天气的发生,应对气候变化除了推动转型去减缓气候变化的进程,控制温度的上升,另外一方面做气候适应,或者气候防灾,在这样的领域我们在过往看到,在过去40年的过程当中,全球受到气候灾害的损失是增长了7倍以上,但是与此同时,气候防灾的资金投入或者受到资本市场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的,在这样的一个方向上我们也看到逐渐的转变,比如说一些大型投资机构,像世界银行,比尔盖茨能源风险基金会已经开始承诺为气候适应或者防灾措施提供资金,可以看到中国的绿色债券分类目录,包括央行气候相关的金融支持工具里面也逐渐把气候适应,或者气候防灾的项目考虑到里面来,这是我们看到的几个趋势。

主持人(韩舒淋):我们面临客观形势确实处在能源危机持续过程中间,化石能源油气价格依然非常高,一个简单的问题,目前的能源危机对于我们气候投融资,绿色交易,是否带来哪些影响,它是不是会延缓绿色进程?

王晓书:这是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之间的关系,长期的趋势,不管是中国来讲全球来讲一定要往低碳经济模式转型的,大家不要忘了,我们可以什么都不做,就让世界去升温3度,6度,我们面临的世界是充满自然灾害的世界,所以这个大趋势是不变的,短期的价格波动或者能源危机可能会影响市场上一些短期的投资者,但是真正会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投资人,一定会去用更多的经历和资金去支持转型,去看待50年或者更长久的机会,我们一直讲碳中和赛道是又长又厚的赛道。

025-58182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