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金融 detailed information

绿色金融 引领产业未来

中研绿金参考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率先实现3060碳目标

>2020-12-30

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率先实现3060碳目标
 
编者按
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江苏考察时重点考察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对江苏的生态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美丽江苏建设指明了方向。
本期重点分析了近期国家主席习近平、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和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的讲话,从如何更好地实践碳峰值、碳中和目标等方面,提出新时期美丽江苏建设的建议。
 
1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发表题为《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的重要讲话,倡议开创合作共赢的气候治理新局面,形成各尽所能的气候治理新体系,坚持绿色复苏的气候治理新思路,并宣布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一系列新举措。习近平主席的倡议除了再次强调“3060碳目标”,还阐述了目标实现的具体路径,即提高非化石能源的的消费占比、增加森林蓄积量和新能源发电量等。这些具体且明确的数据和目标,表明国家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将面临进一步优化调整,以新能源行业为代表的绿色产业发展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其背后的一系列领域都需要绿色金融的支持。
1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发表题为《发展绿色金融 促进低碳发展》的讲话。他完整地介绍了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措施和成效,并强调了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建立强制性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提高环境和气候风险的分析和管理能力、统一国内外绿色金融标准以便利国际投资者参与、探索利用金融科技等的重要性。
1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在2020江苏省绿色金融年度峰上会发表题为《碳中和背景下绿色金融的发展和对江苏的建议》的讲话。他重点评价了绿色金融体系(标准、激励机制、信息披露、产品体系),对江苏实现碳中和的路径、绿色金融路线图、建设零碳示范园区等提出了建议。
根据习总书记、易纲行长和马骏主任关于碳中和过程中绿色转型发展、环境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内容,结合当前江苏省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对江苏省如何实现碳目标、以此推进美丽江苏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一、高度重视,持续宣传,引导全民关注
绿色发展、碳中和,已经成为中国对全世界做出的庄重承诺,也是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之一。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上下将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全力以赴。全省党政领导干部应上下同心,高度重视,以身作则,持续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将这一理念根植到每一位基层民众、每一寸土地、工作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营造以绿色发展为荣、以污染环境为耻的氛围,打好一场绿色发展的人民战争。要摒弃“毕其功于一役”的速决战思维,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打赢一场绿色发展的持久战。
二、摸清全省碳排放家底,为3060碳目标奠定基础
习总书记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具体量化了中国碳减排的目标,也为各地落实指明了方向。当务之急,首先要指定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根据碳排放统计口径,对全省目前的碳排放情况做好全口径统计,不留缺口,摸清家底,并制定常规性统计制度,为碳目标实施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还可开展碳定价的研究工作,为碳交易的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三、制定减排十四五和远期目标,率先完成碳目标
根据习总书记承诺的3060目标,和对江苏提出的要求,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为标准,制定出全省和各地区、各行业的减排目标。该目标不仅仅是五年、十年或远期目标,更应该分解到每个年度,这样的目标才真正是可量化的,执行起来才有更清晰的要求,每年的结果才是可评价的。
四、制定减排路线图,提出明确的减排路径
重点跟踪石化、钢铁、电力、建材、印染等碳排放重点行业,逐个制定减排目标,落实具有可操作性的减排方案,通过绿色金融安排节能减排、产业转型的配套资金,着力发展循环经济体系。优化能源结构,推进实施煤炭削减、气化工程、外电入苏、海上风电等工程。大力培育绿色技术、绿色创新企业,发展低碳、零碳环保产业。试点建设零碳示范园区,遴选有条件的园区先行先试,以点带面,分步实施企业、园区、城市的绿色发展进程。在全省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
五、分地区、分行业制定考核方案,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把碳目标按地区、按行业进行分解,逐年制定考核目标和考核方案,切忌雷声大雨点小,确保考核奖惩措施落实到位,保证减排的分阶段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最终保质保量实现3060碳目标。
六、大力推进绿色金融,助力碳目标如期实现
金融是经济的助推剂,绿色发展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扶持,因此绿色金融是绿色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撑。要鼓励省内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专营机构、出台绿色金融专项政策、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加大绿色金融资金支持,保障全省绿色发展。
七、开展碳交易试点,培育碳交易市场
当前,全国性的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已经确定落户在武汉市,江苏省也是股东之一。要围绕这个平台的筹建,及时接入碳排放登记系统,帮助省内企业开展碳交易,培育省内企业之间、与外省企业之间的碳交易,促进省内企业节能减排的意识和意愿,推动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
八、率先实现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全覆盖
ESG是英文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治理)的缩写,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公司治理而非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对企业ESG信息披露的要求,是强化企业承担环境与社会责任的有效手段之一。企业考虑到声誉、社会影响等因素,会更倾向于减少对污染型项目的投资、增加对绿色项目的投资或者加强对企业绿色生产、环保经营的投入,因此可以有效地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从而加快碳目标早日达成。加强ESG信息披露强制化建设对江苏省绿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建议推动省内上市公司进行ESG信息披露、提供ESG指导,实现省内上市企业率先全面实现ESG信息披露。同时加快ESG信息披露体系建设,建立江苏省上市公司ESG指数,作为全省碳目标建设的晴雨表。
 
“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是江苏省在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新使命、新要求,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新期望。在绿色发展、碳目标实现上,同样要体现这种要求。江苏省作为全国经济大省,经济、金融、科技的发达省份,不但要在全国率先探索出一条经济、有效的碳目标路径,把“强富美高”美丽江苏建设推向新的高度,还要向其他兄弟省市输出江苏经验,共同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附件:
1. 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的讲话全文;
2. 易纲在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的讲话全文;
3. 马骏在2020江苏省绿色金融年度峰会上的讲话全文。

 

附件1:
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
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的讲话全文
 
尊敬的古特雷斯秘书长先生,
尊敬的各位同事:
很高兴出席今天的气候雄心峰会。5年前,各国领导人以最大的政治决心和智慧推动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5年来,《巴黎协定》进入实施阶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和参与。当前,国际格局加速演变,新冠肺炎疫情触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全球气候治理的未来更受关注。在此,我提3点倡议。
第一,团结一心,开创合作共赢的气候治理新局面。在气候变化挑战面前,人类命运与共,单边主义没有出路。我们只有坚持多边主义,讲团结、促合作,才能互利共赢,福泽各国人民。中方欢迎各国支持《巴黎协定》、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提振雄心,形成各尽所能的气候治理新体系。各国应该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根据国情和能力,最大程度强化行动。同时,发达国家要切实加大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支持。
第三,增强信心,坚持绿色复苏的气候治理新思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绿色发展中寻找发展的机遇和动力。
中国为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作出重要贡献,也是落实《巴黎协定》的积极践行者。今年9月,我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在此,我愿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中国历来重信守诺,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脚踏实地落实上述目标,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各位同事!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唯一的家园。让我们继往开来、并肩前行,助力《巴黎协定》行稳致远,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
谢谢大家。
 
 
附件2:
发展绿色金融 促进低碳发展
(易纲在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的讲话全文)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荣幸受邀以线上方式参加本届金融科技节。当前,在各国应对新冠疫情危机等全球共同挑战的同时,环境和气候问题依然紧迫。环境污染、气候变暖已演变成全球性问题,造成的危害持续时间将更长,影响范围也将更深远。
近期,中国提出了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长期目标,彰显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坚决决心。这也意味着,中国需要加快推进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的低碳转型,在气候目标的约束下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近年来,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人民银行等部门制定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这是指导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文件。四年来,中国绿色金融政策框架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不断丰富。截至今年6月,中国绿色信贷余额已逾11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存量规模约1.2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中国绿色金融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人民银行推动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环境信息披露等具体政策逐步落地。目前,人民银行正在修订《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将传统化石能源的生产、消费类项目移出支持范围,增加气候友好型项目,彰显我们坚定履行减排承诺的担当和决心。同时,人民银行进一步强化政策激励,对银行绿色金融业绩进行评价。
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中国绿色金融产品起步较早,种类日益丰富,绿色信贷、绿色债券、涉农绿色保险、清洁能源保险、绿色信托等产品逐渐成熟。
三是建立绿色金融试验区。2017年以来,中国先后在六省的九个市(州、区)建立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支持试验区在绿色金融政策架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已取得阶段性成功经验。
同时,中国积极倡导绿色金融国际合作,通过二十国集团(G20)、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IPSF)等多个平台,与新加坡等国家共同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
一是将绿色金融引入G20财金议程。2016年,中国担任G20主席国,将绿色金融引入G20讨论,成立了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凝聚了国际绿色金融发展共识。
二是共同成立NGFS。2017年12月,人民银行、英格兰银行、法国央行、新加坡金管局等八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NGFS。
三是联合发起IPSF,推动形成全球通用的绿色分类语言。2019年10月,人民银行代表中国参加了IPSF,与欧盟、新加坡等国共同动员私人部门资金开展环境可持续投资。近期,中欧在IPSF下共同牵头成立了绿色分类术语工作组。
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将碳中和作为长期愿景,未来绿色金融将有更大发展空间。下一步,人民银行将重点推进几项工作,更好支持疫后经济绿色复苏和低碳转型。
一是以碳中和目标为约束条件,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今后,在对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绿色金融标准的修订过程中,要保证绿色金融支持目录中的项目在支持其他环境目标的同时,不损害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
二是研究建立强制性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三是提高环境和气候风险的分析和管理能力。人民银行将投入更多资源,跟踪分析环境气候风险对金融稳定的潜在影响。
四是便利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绿色金融市场。我们将通过修订国内标准和国际合作积极推动国内外绿色金融标准的趋同。
此外,人民银行将继续探索利用金融科技发展绿色金融。中国的部分绿色金融试验区已经对金融科技和绿色金融的场景融合进行了探索。在湖州,当地政府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搭建了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减少环境气候相关信息不对称,帮助绿色企业、项目与金融机构快速对接。人民银行还可通过该平台监测银行绿色贷款等数据。
未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在绿色金融中的运用前景非常大,今天很多金融科技公司也受邀分享一些前沿的解决方案。我们愿与各方加强交流合作,整合有利资源,动员更多社会资本支持低碳和可持续发展。
谢谢大家。

 

 

附件3:
碳中和背景下绿色金融的发展和对江苏的建议
(马骏在2020江苏省绿色金融年度峰会上的讲话全文)
 
大家好,非常高兴应江苏绿金委的邀请有机会参加今天的江苏绿色金融年度峰会。我想花几分钟的时间,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绿色金融在国内外的一些最新的进展情况,也简单说一下在碳中和的背景下,绿色金融可以做一些什么事。
在座的都是绿色金融领域当中的专家,大家都知道,从2016年开始我们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绿色金融的体系,其中有绿色金融的标准、有激励机制、有披露的要求、有产品的体系,我想简单就这四个方面做一些评论。也讨论一下,未来我们在哪些具体领域当中可以有更多的创新。
关于绿色金融标准,大家知道,我们已经有三套标准。一个是绿色信贷标准,一个是绿色债券标准,还有绿色产业/项目的标准。这些标准在未来要落实碳中和愿景的背景下,我觉得还需要逐步完善。尤其是,要实行所谓的No harm principle。这是欧盟的给我们的一个启示,就是指在满足某些环境和绿色的要求的情况下,同时不能损害其它的环境要求。比如你虽然能够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少空气污染,但是如果你是产生了更多的碳排放的话,这样的项目就不应该再是绿色项目了,应该从绿色项目的目录中剔除掉。新版的《绿色债券目录》虽然还没有正式出台,还是征求意见稿,我们已经把清洁煤去掉了,这就是一个No harm principle具体的实践例子。其它的绿色目录当中,包括绿色信贷目录还有绿色产业目录,还需要有相应的改进,才能够更加符合碳中和所提出的要求。
第二个领域就是激励机制。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激励机制,比如说人民银行在2017年已经推出了绿色再贷款,可以用比较低成本的资金给到商业银行,然后让商业银行贷给绿色的项目。在地方层面上也有一些担保、贴息这样的尝试,包括江苏,对绿色债券的贴息力度是很大的,其他绿色金改地区也都有。但是,总体来讲我们绿色金融的激励机制力度还不够大。未来应该要考虑调整绿色资产和棕色资产的风险权重,这一点在国外已经有一些经验。比如说在法国的一家银行Natixis,就是法国外贸银行,已经主动对绿色信贷降低了风险权重,对棕色信贷提高了风险权重,当然它保证了整体的信贷组合风险权重仍然符合监管的要求不变。由于有了这么一个风险权重调整机制,就可以降低绿色信贷的成本,提高棕色信贷的成本,从而推动这家银行在绿色化的过程当中可以走得更快。我想我们国内,不光是机构层面、监管层面,我们都要考虑这样的选项。
第三个绿色金融的重要领域就是关于信息披露。我们逐步的走向强制化的信息披露。我们预计到今年年底就会要求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强制的披露环境信息。具体的指标上的要求,我估计可能要花几年的时间逐步细化。最近一个比较重要的亮点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就是深圳印发了一个《绿色金融条例》。在这个条例要求金融机构在未来几年当中(有些是2022年,有些是2023年),必须要实现环境信息披露。也就是说,不光是企业要披露他们投资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同时提供贷款和投资的金融机构也要披露他们的环境信息,包括自身的环境影响,以及他们的投资和贷款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在这个领域当中,在国际上比较领先,欧盟和英国都已经开展了一些环境信息披露政策的制定。像英国,它已经宣布到2025年必须要求所有的金融机构按照TCFD的要求来披露跟气候相关的信息。我想这个领域当中,江苏可以做更多的关注。
绿色金融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产品体系。我们需要一个体系,而不是一个产品。因为绿色金融涉及到各种各样的项目,并且每一种项目它所要求的融资特点可能不一样,有些需要短期融资,也可以需要长期融资;有些需要风险的投资,有些是需要风险管理的工具。所以我们既需要贷款,也要有债券,还要有股权融资的机制。实际上,过去几年当中,已初步建立了这么一个体系。现在已经有了11万亿的绿色信贷余额,1.2万亿的绿色债券余额和700多只绿色基金,但是跟我们实体经济的绿色转型所带来的需求相比,尤其是习主席要求我们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相比,这些产品还是远远不够的。未来还需要在量上和产品种类方面,有更多的创新。举一个例子,就是最近由Robert bank和中国银行给中粮集团提供了一个绿色信贷,来支持他们到巴西去采购可持续的大豆。如果采购来的大豆确实是用可持续方式种植的,它的利息就会比较低,否则的话利息就会比较高。我想这一类的产品未来会变得非常普及。此外,还需要更多的在保险领域去支持融合,比如绿色建筑可以降低能耗、减碳,那么绿色建筑保险未来就能做出一定的贡献,还有光伏保险、风能保险等等,都能够支持新能源和减碳产业快速发展。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创新,就是转型融资。中国现在有将近一万家和煤炭相关的企业,有些是煤矿有些是煤电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当中这些企业肯定会走下坡路。因为随着能源的绿色化转型,他们的需求就会下降。如果转型不成功、不顺利,就很有可能导致煤炭和煤电企业出现大规模的违约,也可能会出现失业等社会问题。怎么才能帮助这些企业在一段时间内转型成为绿色企业呢?既能避免金融风险,也能避免社会风险,同时又可以创造环境效益,我们就需要考虑一些融资的工具,比如转型债。能不能发一个转型债,让这个转型债所融得的资金,去并购一家煤电企业?在并购之后注入新能源的技术、人才、设备,把这家企业在若干年之内转型为一个新能源为主的新的企业。这种运作在西方国家已经有所尝试,我想在未来的中国,会有更加广阔的运用。
关于江苏能够在绿色金融方面做什么,其实我没有太多的研究,我只是简单提两句。因为习主席已经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我希望咱们有条件的省份,尤其是比较发达的像江苏这样的省份,能够提出自己实现碳中和的路径,有了这个路径以后,就知道我们的主要的产业,包括能源、交通、建筑和工业,如何在一段时间当中可以做到低碳化,可以做到零碳化。这些低碳零碳的转型,肯定会带来大量的投资机遇,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项目、什么样的融资,需要多大的融资,拿出这个数字以后,就有利于我们规划一个为了实现碳中和这个目标而产生的绿色金融路线图。除了这个角度以外,我觉得还可以推动一些零碳示范园区。因为很多零碳技术其实在西方国家已经是成型的,像在德国至少就有两个零碳园区,这个园区当中所有的建筑物,所有的交通运输设施,和所有的能源设施,都已经做到零碳,这是现有的技术可以支撑的。而且,这些项目都已经商业化,不需要政府的补贴,所以这样的经验我觉得咱们江苏也可以借鉴,能不能开始规划一个或者几个零碳园区,来证明零碳是可以在短期当中得到实现的,也提升其他地区实现零碳的信心。
好,我就讲这么几句,再次感谢江苏绿金委的邀请,也预祝今天的会议取得圆满的成功,
谢谢大家!
 
 
 
 

 

025-58182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