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绿金动态行业资讯 detailed information

绿色金融 引领产业未来

中研解读 | 国务院办公厅最新意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2025-3-17

3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就推动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出相关意见,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图片

一、近年金融“五篇大文章”政策密集部署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2024年,党中央首次将“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完善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标准体系和基础制度”。另外,金融监管部门也针对“五篇大文章”出台了指引政策。

(一)《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

2024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共五部分、二十条。文件要求优化“五篇大文章”金融产品和服务,发挥银行保险机构服务“五篇大文章”的职能优势,完善银行保险机构“五篇大文章”组织管理体系,做好“五篇大文章”监管支持工作。

(二)《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

今年2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分为8个部分,共提出18条措施,成为推动金融“五篇大文章”在资本市场落实落细的重要制度安排。资本市场在分担创新风险、促进创新资本形成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既是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责所在,也是资本市场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

(一)“五篇大文章”的重点领域和主要着力点

——科技金融: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着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绿色金融:坚持“先立后破”,统筹对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的支持。

——普惠金融: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体系,优化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乡村振兴、社会民生等普惠重点领域产品服务供给。

——养老金融: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服务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发展。

——数字金融: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健全数字金融治理体系。

(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举措要求

一是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和支持强度。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股权投资机构立足职能定位,为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提供融资支持。健全完善组织管理体系、产品服务体系、数字驱动的金融业务运营体系以及风险管理体系。

二是强化金融市场和基础设施服务功能。支持债券、股权、外汇等金融市场丰富产品谱系和风险管理工具,优化基础制度机制。培育金融机构与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循环互动的金融市场生态,加强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三是加强政策引导和配套支撑。发挥货币信贷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强财政、货币、监管政策合力,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激励引导。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和支持配套机制,稳妥有序推进相关改革试点。

三、《指导意见》背景下的绿色金融发展建议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坚持“先立后破”,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统筹对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的支持,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形成有力支撑。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为金融精准支持提供依据。引导金融机构将绿色低碳转型因素纳入资产组合管理考量,丰富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产品服务。推动金融机构逐步开展碳核算和可持续信息披露。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基于《指导意见》要求,绿色金融发展值得关注的方向如下:

(一)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基于现有的《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等标准文件,持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标准体系,鼓励地方设计和完善与自身绿色发展需求相适配的地方标准。开展绿色融资主体认定评价工作,引导金融、财政等各类资源根据绿色等级为绿色融资主体提供差异化支持。强化转型金融标准体系建设,为金融精准支持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依据。在标准层面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积极探索中外绿色金融标准互认。

(二)丰富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产品服务

稳妥发展碳排放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要素担保贷款,基于碳足迹信息丰富相关金融产品服务,深入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工作,以美丽中国先行区为重点探索区域性生态环保项目金融支持模式。丰富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期货品种,并在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基础上探索创新转型金融产品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将绿色低碳转型因素纳入资产组合管理考量。

(三)强化金融机构碳核算和信息披露

推动金融机构逐步开展碳核算和可持续信息(ESG等)披露。基于碳核算金融联盟(PCAF)等国际组织公布的方法学,建立并完善我国金融机构碳排放核算、投融资项目碳减排量核算、碳足迹核算等标准体系。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明确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标准,配套激励约束机制,强化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能力建设。探索建立数字化平台,实现部门间、机构间的碳核算工具与数据共享。

(四)推动“五篇大文章”融合发展

探索“绿色+数字”“绿色+科技”“绿色+普惠”“绿色+养老”等金融协同发展新路径,建设和完善绿色金融信息系统、绿色主体认定系统、绿色银行监管系统、绿色金融综合服务等数字化综合平台。加快扩展数字科技手段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做好中小微企业绿色低碳方向的金融服务衔接,有效满足群众基础金融服务需求。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适老化改造力度,切实服务“银发经济”发展。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双碳”目标推进的关键一年。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中国经济将继续以发展“含绿量”提升增长“含金量”。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也将持续深化绿色金融研究与实践,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让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更加熠熠生辉。

025-58182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