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e4%b8%93%e5%ae%b6%e8%a7%82%e7%82%b9

绿色金融 引领产业未来
  • ​王金南院士:构建更加有效、更具活力、更有影响的中国碳市场

    ​王金南院士:构建更加有效、更具活力、更有影响的中国碳市场

    2023-12-20

    全国碳市场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降低全社会控制成本、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 01、中国碳市场建设取得哪些成效? 我国已建成全球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超45亿吨(全…

  • 加强数据质量管理为何堪称CCER自愿减排项目的“生命线”?访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副主任马爱民

    加强数据质量管理为何堪称CCER自愿减排项目的“生命线”?访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副主任马爱民

    2023-12-19

    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近日制定发布了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等4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组织发布了温室气体…

  • 宾晖:CCER 与全国碳市场的双轮驱动

    宾晖:CCER 与全国碳市场的双轮驱动

    2023-12-12

    11月24日,2023江苏绿色金融发展大会暨南京江北新区省级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启动仪式在南京江北新区举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宾晖在大会上发表了主题为“CCER与全国碳市场的双轮驱动”的演讲,深入分析了…

  • 王遥:促进碳交易市场化进程,推动碳金融产品创新

    王遥:促进碳交易市场化进程,推动碳金融产品创新

    2023-12-07

    10月17日,在第十三届中国·武汉金融博览会“中国碳金融高峰论坛”上,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表示,碳市场的发展与绿色金融的发展紧密相连、相互促进,要进一步推动碳交易市场化的进程,并积极推动…

  • 吕学都: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违背了“共区原则”

    吕学都: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违背了“共区原则”

    2023-12-06

    日前,国际金融论坛(IFF)20周年全球年会在广州召开。论坛期间,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话题引起热议。 国家气候中心原副主任、亚洲开发银行原首席气候变化专家吕学都受邀参与了IFF两场与气候相关的会议,并在会…

  • 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研判、特征事实与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研判、特征事实与影响因素分析

    2023-12-04

    作者简介 史丹,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浙江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浙江研究院项目负责人。 史可寒,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提要 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绿色低…

  • 王信: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

    王信: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

    2023-11-29

    28日,主题为“‘新资本、新价值、新世界’:全球经济碎片化下的重振与合作”的国际金融论坛(IFF)20周年全球年会在广州开幕。会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将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 王信表…

  • 碳关税政策像灰犀牛,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应对

    碳关税政策像灰犀牛,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应对

    2023-11-28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提到促进绿色发展,落实绿色投资原则。绿色发展具有哪些重要性?对国内企业形成哪些挑战与机遇?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原主任贾峰对财联社表示,CBAM这类碳关税法案像灰犀牛,需要未…

  • 张忠民:环境法典集中回应“双碳”目标

    张忠民:环境法典集中回应“双碳”目标

    2023-11-23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生产方式、生活模式、消费样态等方面的系统性变革,以及一系列国内法革新提供支撑。环境法典可能成为新时代的第二部法典,强调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

  • 马俊观点:碳关税压力下,中国企业该如何破局?

    马俊观点:碳关税压力下,中国企业该如何破局?

    2023-11-20

    9月14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媒体提到,欧盟委员会对外公布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过渡期实施细则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生效,一直持续到2025年底。从2026年开始,欧盟进口商将为碳强度更高的产品支…

025-58182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