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media
绿色金融 引领产业未来
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提速 企业打造绿色“通行证”
2025-02-08
从原料开采、加工、运输、分销、使用到废弃,一个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温室气体排放被称作碳足迹,其已成为衡量产品绿色程度的标尺。工信部等部门近日发布首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涵盖钢铁…
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上线,方便企业公众等主体核算碳排放
2025-02-08
近日,由生态环境部与国家统计局联合牵头建设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以下简称“因子库”)第一版现已正式上线运行。社会各界可登录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网站(https://data.ncsc.org.cn/factoryes/i…
谷歌签署其有史以来最大的生物炭碳清除信用采购协议
2025-02-07
近日,谷歌宣布已签署有史以来最大的基于生物炭的碳去除协议,分别与印度的 Varaha 和加利福尼亚州的 Charm Industrial 达成两项新的 100,000 吨碳去除信用额度交易,到 2030 年总计购买 200,000 吨。 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解读 —— 应对气候变化,如何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
2025-02-07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同时,要求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
光伏从“卷价格”到“卷碳排”的背后:用国际视野重塑绿色格局
2025-02-07
关注产品碳足迹是倒逼所有出口企业专注自身产品绿色竞争力,减少绿色损失、应对外贸“碳壁垒”的破题之道。 1月14日,在亚洲金融论坛上,香港绿色金融协会主席兼会长马骏用“出海”两字回复了贝壳财经记者提出…
“重”产业区域如何绿色低碳转型?21对话上海宝山区发改委主任高虹军
2025-02-07
近日,国内首个公共机构建筑碳信用产品——上海宝山区吴淞中心医院节能改造项目“吴医降碳”在上海宝山区上市。 此前,尽管市场已有碳配额、CCER和碳普惠三大机制,但由于排放主体分散、单体减排量小、实时监控困难…
沪深北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夯实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基础
2025-02-06
1月17日,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沪深北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首批《指南》包括“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应对气候变化”两个具体指南,结合上市公司重点难点问题和现…
在绿金标准制定上引领全球合作
2025-02-06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香港,从酒店严格的限塑,到街边随处可见的垃圾分类,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谓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打造绿色城市、绿色产业离不开金融支持。实际上,在绿色金融领域,近年来香港作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中国绿色低碳产业解析
2025-02-06
(一)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背景与战略意义1.全球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兴起 随着全球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剧增加,地球生态系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极端气候…
生态环境部:规范钢铁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工作
2025-01-24
为加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管理,规范钢铁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工作,生态环境部近日组织编制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钢铁行业(征求意见稿)》(下称《报告指南》)《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