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e4%b8%93%e5%ae%b6%e8%a7%82%e7%82%b9

绿色金融 引领产业未来
  • 人大生态金融研究中心蓝虹:标准是低碳产业发展的基础

    人大生态金融研究中心蓝虹:标准是低碳产业发展的基础

    2024-01-04

    12月12日,2023零碳研究院绿色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本次论坛借COP28的气候东风,梳理一年来全国的绿色发展成效,总结我们之于气候变化的最新发现和认识,鼓励全国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气候应对及适应行动。 在以“…

  • 刘明康: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 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

    刘明康: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 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

    2024-01-02

    12月10日,由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支持,绿色金融60人论坛主办,上海金司南金融研究院承办的“2023绿色金融北外滩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会上,GF60学术委员会委员、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

  • 吕学都: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违背了“共区原则”

    吕学都: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违背了“共区原则”

    2023-12-22

    日前,国际金融论坛(IFF)20周年全球年会在广州召开。论坛期间,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话题引起热议。 国家气候中心原副主任、亚洲开发银行原首席气候变化专家吕学都受邀参与了IFF两场与气候相关的会议,并在会…

  • 朱源、姚荣:以高质量“走出去”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朱源、姚荣:以高质量“走出去”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2023-12-21

    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对外投资排名前列的国家。随着中国持续完善高质量“走出去”的政策要求,陆续提出提高境外项目环境可持续性、加强海外项目风险管理、支持发展中国家绿色低…

  • ​王金南院士:构建更加有效、更具活力、更有影响的中国碳市场

    ​王金南院士:构建更加有效、更具活力、更有影响的中国碳市场

    2023-12-20

    全国碳市场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降低全社会控制成本、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 01、中国碳市场建设取得哪些成效? 我国已建成全球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超45亿吨(全…

  • 加强数据质量管理为何堪称CCER自愿减排项目的“生命线”?访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副主任马爱民

    加强数据质量管理为何堪称CCER自愿减排项目的“生命线”?访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副主任马爱民

    2023-12-19

    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近日制定发布了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等4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组织发布了温室气体…

  • 宾晖:CCER 与全国碳市场的双轮驱动

    宾晖:CCER 与全国碳市场的双轮驱动

    2023-12-12

    11月24日,2023江苏绿色金融发展大会暨南京江北新区省级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启动仪式在南京江北新区举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宾晖在大会上发表了主题为“CCER与全国碳市场的双轮驱动”的演讲,深入分析了…

  • 王遥:促进碳交易市场化进程,推动碳金融产品创新

    王遥:促进碳交易市场化进程,推动碳金融产品创新

    2023-12-07

    10月17日,在第十三届中国·武汉金融博览会“中国碳金融高峰论坛”上,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表示,碳市场的发展与绿色金融的发展紧密相连、相互促进,要进一步推动碳交易市场化的进程,并积极推动…

  • 吕学都: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违背了“共区原则”

    吕学都: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违背了“共区原则”

    2023-12-06

    日前,国际金融论坛(IFF)20周年全球年会在广州召开。论坛期间,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话题引起热议。 国家气候中心原副主任、亚洲开发银行原首席气候变化专家吕学都受邀参与了IFF两场与气候相关的会议,并在会…

  • 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研判、特征事实与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研判、特征事实与影响因素分析

    2023-12-04

    作者简介 史丹,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浙江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浙江研究院项目负责人。 史可寒,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提要 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绿色低…

025-58182776